抗战直播

让我们与抗战中的国人一起经历每一个日日夜夜,感受他们曾经的屈辱与绝望,感受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0%

  • 1937年7月30日,毛泽东、周恩来致电朱德、彭德怀等前方红军高级将领,对红军东进抗日后留在后方保卫苏区的第二十七军、第二十八军、第三十军及陕甘宁地方部队驻防问题作出安排。

  • 1937年7月30日,宋哲元致电南京请求处分:“哲元身受国家重托,自主持冀察军政以来,日夜兢兢于国权保持,乃至卢案发生,终不能达到任务,实有亏于职责,并负钧座之属望,拟请予以处分,以免贻误,而挽国危。”

  • 1937年7月30日,张治中向南京国民政府提出,一旦上海情况异常,“似宜立于主动地位,首先发动”。蒋介石同意张治中的设想,复电称:“应由我先发制敌,但时机应待命令。”

  • 1937年7月30日,在北苑的29军独立39旅被日军缴械,亦有消息称系独立第39旅旅长阮玄武投敌。

  • 平津抗战,第29军在北平地区仅战斗1天即遭重创,牺牲高级将领2名,伤亡官兵5000余人,被迫放弃北平。而歼灭日军甚少。据日军统计,仅死伤511人。连同天津作战,据日本军方当时发表的数字,自7月27日至8月3日,日军不过死伤1233人(其中军官89名)。

  • 1937年7月30日,日军操纵成立了伪政权北平维持会。

  • 30日快讯:留守北京的独立第39旅旅长阮玄武与日军接洽,第39旅全旅6000人被解除武装,独立27旅则突出北京城,但石振纲旅长脱离部队,目前,独立27旅由团长刘汝珍负实际指挥。

  • 7月30日下午2时,伪北平市地方维持委员会(以下简称伪维持会)正式成立。由江朝宗任委员长,常务委员有冷家骥、吕均、周肇祥、邹泉荪、梁亚平、周履安、林文龙、王毓霖。日方派宪兵队长赤藤、冀察军事顾问笠井、冀察政务委员会顾问西田等人担任伪维持会顾问。

  • 1937年7月30日,上午,蒋介石电令第13军军长汤恩伯:“该部在前方配备少数部队,俟派兵接替,其余主力从速集中,准备向张家口挺进。”并令晋绥骑兵军全部集中集宁、陶林一带,而后向商都、化德、新明、多伦挺进。

  • 1937年7月29日,正在云阳的朱德、彭德怀致电蒋介石,表示“德等改编完成,待命出动,誓以热血为国效死”。

  • 1937年7月29日,今日凌晨,在发生了李文田在天津的进攻和通州事变两起自发性战事后,日军特务机关长松井太久郎派员向张自忠要求停止以上战事以示和平之诚意。张自忠随即与宋哲元联络,宋在电话中表示:“与日折冲,渠完全负责。”下午二时,张正式就任冀察政委会代委员长,为和平解决做最后的努力。

  • 1937年7月29日,日军开始轰炸天津南开大学。林语堂《京华烟云》:“在七月二十九日夜里两点钟,天津市内战争开始。中国地区整天遭受炮击和空军轰炸。郊区的南开大学遭受猛烈轰炸,几乎夷为平地。市区大火蔓延,无法扑灭。”

  • 1937年7月29日傍晚,驻守北平郊外西苑至八宝山一线的何基沣110旅在掩护各部撤退完毕后,奉命向长辛店一带南撤。消息传出,北平民众悲感交集。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一千多名高校学生,纷纷聚集起来,走出古城,悲愤交加地向这支打响卢沟桥第一枪的部队告别。北平沦陷。

  • 1937年7月29日,北平,张庆余、张砚田率领的起义保安队于下午4时撤离通县。保安队带着捕获的日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主席殷汝耕,准备将其送往北平;但当到达北平附近时,保安队得知第29军已全部撤退,只好经北平西郊向保定方向转移。转移途中,在北苑、西直门之间遭到日军的袭击。混乱中殷汝耕逃走。

  • 1937年7月29日,天津,当日下午,日军临时航空兵团开始对中国军队及其驻地进行轰炸。在日军飞机轰炸和其地面部队火力反击下,第38师各部队间联络中断,指挥失灵,形成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损失越来越大。增调的援军第112旅又迟迟不到,于是李文田部队在当日下午3时开始撤退,天津沦陷。

  • 29日讯:29军完全撤出北京,留守部队除阮玄武的独立39旅以外,还有石振钢的独立27旅下属的679团和681团。

  • 29日快讯:通县起义部队向北京转进途中遭敌包围攻击,殷汝耕脱逃,教导总队队长沈维干和区队长张含明在火线上督队奋战时,相继中弹阵亡,第二总队队长张砚田,顺义起义部队团长苏连章先后脱离部队,起义军成孤悬之旅,张庆余率军分散突围,向保定集结。

  • 1937年7月29日,宋哲元到达保定后,致电蒋介石请求处分:“哲元身受国家重托,自主持冀察军政以来,日夜兢兢于国权保持,乃至卢案发生,终不能达到任务,实有亏于职责,并负钧座之属望,拟请予以处分,以免贻误,而挽国危。”

  • 29日快讯:海光寺由于日军工事坚固、炮火猛烈,未能攻克。日军临时航空兵团开始对中国军队及其驻地进行轰炸。第38师各部队间联络中断,指挥失灵,形成各自为战的混乱局面,损失增大,增调的援军第112旅迟迟未到,李文田部队开始撤退,天津沦陷。

  • 1937年7月29日,日军参谋本部决定《中央统帅部对华作战计划》,其内容除涉及平津战事外,更提及“根据情况,以一部分兵力,在青岛及上海附近作战”。

  • 1937年7月29日,凌晨2时,驻通县的伪冀东保安队在张庆余、张砚田的率领下起义反正。该保安队向驻通县的日军和伪冀东自治政府发动突然袭击,捉获了伪主席殷汝耕,击毙了日军特务机关长细木繁中佐及所属日军数十人,并消灭了日军守备队、汽车队大部和全部日本顾问,也牵连杀死了一些日本侨民。

  • 1937年7月29日,负责天津防务的第38师副师长兼市公安局局长李文田于昨日下午7时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对日作战问题。经分析讨论,一致认为应当日军主力大部集中北平作战之机,立即向天津日军发动攻击。今日凌晨1时,各部队按照指定任务同时向日军发动攻击。

  • 1937年7月29日拂晓,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进攻北苑与黄寺的独立第39旅和冀北保安部队。

  • 1937年7月28日晚上12时,中南海怀仁堂里29军参谋长张克侠当众宣布宋哲元的口信:“今天晚上,宋委员长已经到保定去了。他认为孤军作战,战争已经不能再打下去了,让我宣布他的手令。”宋哲元已经接受了日军提出的条件,限29军明早1时前全部撤出北平,不许留下一兵一卒,北平的治安由代市长张自忠维持。

  • 1937年7月28日,蒋介石日记:“倭寇攻进北平,虽廊房与丰台为我二十九军击袭恢复,然而北平近郊毫无工事布置,南苑,副军长(佟麟阁)阵亡,部队溃退,将士未经爆炸与炮声之习闻,乃即心却胆寒。宋军长六时离平赴保,北平城于夜十一时完全退出。闻张自忠代理冀察绥靖主任之说,未知其内容如何也”

  • 28日快讯:留守南苑掩护撤退之29军董升堂、孙玉田部自南路突出,到达魏善庄车站以东地区后,得到当地群众帮助拆毁铁路,阻断日军巡逻装甲列车,安全通过平津路,终于抵达固安县城,所部尚余3800余人。

  • 28日快讯:宋哲元率37师,已离开北京赴保定。

  • 1937年7月28日,周恩来和博古、林伯渠返抵延安,同中共中央其它领导-人商议红军改编出动抗日事,决定:立即争取西安行营同意,红军集中三原改编,编足四万五千人,三个师上设总指挥部(将来可让步为军部),朱德任正职,彭德怀任副职。

  • 1937年7月28日,据张自忠称:“那时大概是下午四点钟吧。宋委员长只在那房间里来回走着,寻思解决这一个当前的危机。这样保持了一个半钟点的静肃,终于他立定了身子,大声地说:‘我命令你守城,你得为国家出力,虽然牺牲你,你也得去干。’他说完了话,便立刻预备走。”

  • 1937年7月28日,南苑战斗进行时,第37师一部借丰台日军驻屯旅团主力到南苑与北平之间担任阻击之机,向丰台日军发动攻击。南苑战斗结束后,下午3时,驻屯旅团返回丰台,将攻击丰台的部队击退。此时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攻占了清河镇,驻防该地的冀北保安部队第2旅退至黄寺。日独立混成第1旅团占领沙河。

  • 1937年7月28日,下午2时,宋正与秦德纯、张自忠、冯治安、张维藩在进德社开会,研究南苑战事,突有郑大章师长仓皇来报,佟、赵阵亡,突围骑兵损失一半。宋大惊,后悔失策,“我中了日寇和齐燮元奸计,秦绍文误我。”(因上午日军派齐燮元假意议和时,秦德纯建议南苑守军突围到北平保存实力再行谋和。)

  • 1937年7月28日,下午2时,宋哲元召开军政首脑会议,讨论部队行动问题。会上决定委派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长。

  • 【汉奸潘毓桂】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的潘毓桂在参加完29军军事会议后,把29军反攻的全部兵力调动计划向日本人和盘托出,并指点日军在进攻南苑时集中攻击学生兵团驻地。27日南苑激战之后,潘把军部给佟麟阁、赵登禹突围的命令直接送至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二联队长萱岛处,直接导致了佟赵两位将军的阵亡。

  • 1937年7月28日,下午1时,南苑战斗结束。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在混战中壮烈殉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在向北平方向突围时,于大红门附近受敌截击,也英勇牺牲。

  •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对29军在南苑的抵抗大为意外,为欺骗宋哲元,派齐燮元等送来了一个声明,先将事变责任悉推中方后,一面表示“我军亦绝对没有侵占华北领土之意”。宋发生动摇,于是下令何旅停止反攻,南苑守军佟麟阁、赵登禹率众向北平突围。

  • 1937年7月28日,首先进攻的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率先突击了守军最薄弱的学生兵团驻地。南苑的这场战事,是学生兵们遭遇的第一场战争,也是其中大多数人遭遇的最后一场。这些握枪刚刚半个多月的学生兵,最后大半死在和日军的肉搏战中。但学生兵的浴血抵抗,也是日军遭遇的第一场硬仗。

  • 1937年7月28日,上午8时,日军步兵在飞机、炮兵支援下,对南苑第29军营房展开进攻,主攻部队第20师团由南苑东南角和西南角展开攻击。集结于丰台的日军驻屯旅团主力同时向南苑进攻,切断南苑守军的北平方向的退路。南苑守军约2万人左右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

  • 1937年7月27日,深夜,至此宋哲元再无路可退。宋与29军的将领一致表示,决心固守北平,誓与城垣共存亡。随后,宋向全国各界发表了自卫守土通电,称“国家存亡,千钧一发”。

  • 1937年7月27日,蒋介石日记:“一,万一北平被陷,则战与和以及不战不和(应战)与一面交涉、一面抗战之国策,须郑重,考虑。二,对民众内部之态度,预备应战与决战之责任愿由一身负之。三,国策审议会与国防会议之召集期。”

  • 1937年7月27日,周恩来飞抵西安,同蒋鼎文会谈。针对蒋所说蒋介石催促红军迅速出动抗日的意见,周回应“这没有问题”,但要对方立即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 1937年7月27日,蒋介石致电宋哲元:“请兄静镇谨守,稳打三日,则倭氛受挫,我军乃易为力。务望严令各部,加深壕沟,固守勿退。中央必星夜兼程,全力增援也。”

  • 1937年7月27日,日军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命令:“中国驻屯军除现有任务外,应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安定平津地区各重要地方。”接着又下达派遣第5、第6、第10师团等前往华北的命令。

  • 1937年7月27日,中午,香月清司下令向中国军队发起总攻。日军随即向宋哲元下达了最后通牒,要他撤出华北的军队。

  • 1937年7月27日,日参谋总长和陆军大臣于今晨协商后决心动员国内3个师团,并对第20师团和其他部队进行第二次动员。8时40分,日本内阁在首相官邸召开紧急会议,同意陆军实行动员。9时30分,陆相杉山元上奏天皇批准,于11时50分下令动员。

  • 1937年7月27日,面对日军的通牒和挑衅,张自忠以日军欺人太甚,由和平解决卢沟桥事变转为主张在北平地区与日军一战。赵登禹在事变中向惟张的马首是瞻,也由无成见转为主战。至此,二十九军师一级主官的态度首次取得一致。

  • 快讯:日军参谋总长载仁亲王命令:“中国驻屯军除现有任务外,应负责讨伐平津地区的中国军队,安定平津地区各重要地方。”

  • 27日快讯:日本陆军第二次紧急动员,计划在10天至两周内完成,并决定从8月1日开始输送国内部队至大陆。动员的人数约20.9万人,配马5.4万匹。第5、第6和第10师团增援华北。预定将第11师团派往青岛,第3师团派往上海。

  • 三、令孙连仲部第26路军即向永定河地区前进。该路军之行动此后归宋主任哲元指挥。所遗保定、任丘、河间、献县防地,已令万福麟第53军接防(当日上午11时30分河间、献县另令曾万钟部接防)。四、令万福麟部第53军即推进于保定、任丘之线,接26路军防地,在该线上构筑阵地。

  • 1937年7月27日,8:30,蒋介石决定华北地区防御战的计划:一我军应仍照原定计划在沧保、沧石二线上集中构成阵地,期在此线上与敌作整齐之战斗。二中央军以援助平津、期与敌在永定河地区作战之目的,先以主力集结于沧州、保定之线。第29军应固守北平、卢沟桥、长辛店、涿县之线,与保定方面保持确切连络。

  • 1937年7月27日,昨晚10点左右广安门附近战斗逐渐停止下来,今凌晨2时,已入城的日军按照第29军指定的路线到达东交民巷日本公使馆,未入城的日军退到丰台。

  • 1937年7月26日,蒋介石日记:“自昨夜起至今晨九时,倭向廊坊三十八师攻击,今申(下午四时前后)又在北平广安门对战。倭必欲根本解决冀察与宋哲元,而宋始终不悟,犹以为可对倭退让苟安,而反对中央怨恨,要求中央入冀部队撤退。可痛心乎!”

  • 1937年7月26日晚,秦德纯委托军政部潜伏参事严宽电报何应钦:“1.日致我通牒,限二十九军俭午前撤退,我方已将该通牒送回。2.和平已绝宋及二十九军将领已决心与城共存亡。至城外各方面,俟布置完毕,即行应战。望转电何公速派大量飞机及军队来北。等情。谨报。乞复转达。职宽叩。感戍。印”

  • 1937年7月26日,广安门战斗刚刚停止,日本“中国驻屯军”便于当晚10时20分下达了攻击中国第29军的作战命令,确定日军将于于7月27日正午开始攻击。

  • 1937年7月26日,蒋介石于下午9时回复宋哲元:“甲、北京城防立即准备开战,切勿疏失。乙、宛平城防立即恢复戒备。此地点重要,应死守勿失。丙、兄本人立即到保定指挥,切勿再在北平停留片刻。盯决心大战,照中(正)昨电对沧保与沧石各线从速部署。”

  • 1937年7月26日,廊坊、广安门战斗发生以后,宋哲元感到日军大举进攻的时刻即将来临,于下午4时和当日晚间两次电报何应钦转呈蒋介石,报告日军给第29军的最后通牒和平津地区的局势,并求政府援助。

  • 26日下午,结束廊坊战斗的日军驻屯军步兵第2联队第2大队分乘26辆卡车,从丰台向北平城内开进。该部日军意图强行进入广安门,遭广安门守军132师独立27旅刘汝珍团开火阻止,双方爆发战斗。

  • 26日讯,香月清司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由日军特务机关长松井面交秦德纯代收)。通牒中要求:部署在卢沟桥、八宝山方面的第37师,于明日中午前撤退到长辛店附近;北平城内的第37师由北平城内撤出,一并逐步撤退送往保定方面。通牒末尾称:“倘若不按上述方案执行……我军不得已只好采取单独行动。”

  • 26日快讯:驻屯步兵旅团第2联队第2大队乘火车向北京进发,途经廊坊时参加了战斗,平津线已被切断。

  • 26日快讯:据悉,日军已于今日凌晨3时30分令第20师团向天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