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直播

让我们与抗战中的国人一起经历每一个日日夜夜,感受他们曾经的屈辱与绝望,感受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0%

  • 1933年2月27日讯:英国政府宣布对中日两国禁运军火令。3月13日,由于其他国家政府不采取一致行动,复将该禁令撤销。

  • 1933年2月27日讯:上海60余工会发联合宣言,要求国民政府集中力量抗日,誓守国土。

  • 1933年2月27日讯:蒋介石电令第四十四师萧之楚部“除暂留三团仍照常担任现在鄂东防务外,其余各团迅即准备北运”,“限3月5日前准备完毕”。

  • 1933年2月27日讯:赣粤闽边“进剿”军中路军主力在蒋介石亲自指挥下,以10个师兵力分三路向广昌进犯。西路罗卓英所率第五十二师李明部、第五十九师陈时骥部暴露于红军面前,经两天激战,第五十二师在宜黄县黄陂地区遭红军分段截击,该部第三〇八团、三〇七团相继被歼灭,师长李明被打伤后自戕,其他被打死打伤旅、团长六人、营以下军官三分之二,士兵6000人;损失枪 支3000余支,机枪80余挺,炮10余门。残部向乐安逃窜。第五十九师在霍源地区同遭红军伏击,第一七五旅旅长杨德良被打死,第一七七旅旅长方靖、第三五四团团长李青等被打伤,师长陈时骥被俘。该师营长以下军官伤亡三分之二,仅存官兵约一团,枪300余支。同时,由宜黄南进增援之第十一师萧乾部三个团亦被歼,死伤官兵300余人。是役,红军五军团第三十九师师长王树亚牺牲。

  • 1933年2月27日《申报》:北平息,董福亭旅长电平称,日军攻入朝阳,前派大批日机飞来轰炸,所投系燃烧弹,落下四处起火,迄26日午止,城内仍在焚烧中。(26日专电)

  • 1933年2月27日《申报》:北平息,今早董福亭电平称,凌南线极紧张,我军四旅布放,朝阳仍激战中,日机6架昨午后轰炸朝阳。(26日专电,图文无关)

  • #抗战影像#1933年2月下旬,日本新闻联合社随军记者正随同进犯赤峰的日军部队一同行进。

  • 1933年2月27日《申报》:北平息,日军步兵约一万,骑兵约五千余乘装甲汽车越过老爷岭、梨树沟,向五子山老爷庙我军阵地进攻,由我刘香九旅应战。25日激战终日,已将日军击退,日军退明水塘待援。25日夜日军又由绥中锦西一带续开到援军,即向凌南猛攻,我军亦增调军队应战,大战今晨已在梨树沟药王庙开始。(26日专电,图文无关)

  • 1933年2月27日《申报》:北平息,九门口外义勇军某部,昨夜向李家堡之敌猛攻,激战约2小时,我义勇军已占领米子沟。九门口外敌军甚少,刻正向万家屯日军请求增援,石河东岸之敌,昨夜向我田各庄阵地梭巡,被我步哨查觉,以机枪扫射,毙敌一人,敌退。敌机昨在我后方阵地侦察,未投弹,我军士气激昂,愿向榆反攻,以响应热河战事。(26日专电)

  • #热河抗战#1933年2月27日讯:日军第6师团一部自开鲁袭入冯占海部义勇军司令部所在地下洼镇,司令部仓促转移,冯占海部最后一部分人刚集结完毕,日军即已袭入寨门,下洼镇即被日军占领。进攻赤峰的日军进抵老哈河畔,此时,孙殿英率领117旅一部进抵赤峰,受到赤峰县县长率领各界商界代表和中小学生的欢迎。

  • 1933年2月26日讯:陈济棠令丁纪徐率飞机第二队开赣“助剿”红军。

  • 1933年2月26日讯:上海180多个同业公会联合通电,要求国民政府对日经济绝交。同日,上海各大学教授召开大会,要求蒋介石北上督师抗日。28日,北平人民自卫会亦电促蒋北上。

  • 1933年2月26日讯:日军茂木骑兵旅团前锋进至下洼;第十四旅团占白石嘴。热河守军节节败退,各线义军因指挥不一,亦各自后撤,防线全部动摇。汤玉麟电国民党中央,掩饰败退实情,诿称:“系我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故集中兵力,缩短战线,诱敌深入,与敌决一死战。”

  • 1933年2月26日讯:因热河战事,蒋介石电令长江各商埠、要塞于27日起秘密戒严。又密令各军事机关与各部队自28日起“军官佐一律不准告假,已告假者应一律回任”。

  • #热河抗战#1933年2月26日讯:蒋介石手令华北各军将领,宣称:“倭寇攻热,业经开始,时至今日,吾辈军人为国家民族争人格,为公理正义尽责任,惟有牺牲一切,以报党 国。”

  • 1933年2月26日《申报》:北平息,义勇军杨寿煦部上月在佳木斯,与日军激战数日,双方伤亡甚巨。后杨部编敢死队数百人,手持大刀怀揣手榴弹,猛勇冲锋,冒敌炮火前赴后继,突破敌军炮兵阵地,砍杀敌炮兵,并获野 炮6门,山炮6门,机枪12挺。一月底敌补充完毕,又迫杨部阵地,杨部再度组大刀敢死队冲锋,敌不支,敌炮兵咸跪地,手执红白符包,哀泣求饶。敌炮兵除被斩毙外,余均被俘。(25日专电,图文无关)

  • 1933年2月26日《申报》:天津息,据杨柳青镇来人谈,该镇有张恩鸿者,年23岁,住油房胡同,少年英俊,气度不凡。自“九·一八”事件后,曾两度出关,均未遂抗日救国志愿。今年1月19日赴青岛访其表兄戴子良,欲觅救国工作,戴充东北舰队舰长,奈无机会,每一谈及东北事件,辄抱恨终日。1月27日戴舰奉命他往,劝张旋里,张默然,旋即外出投海。次日尸身为海潮冲上沙滩,在身上检出遗书4件,用油纸包裹,辞极悲壮,略谓。中国垂望,日本可恶,望国人团结起来,急速救国,戴已电请其家属赴青运柩。(26日专电)

  • 1933年2月26日《申报》:北平息,日军步兵一万,骑兵五千,正向凌南挺进,24日晚先头部队,与我正式接触。我方对朝阳开鲁,以地势平坦,不易守,故用全力注重凌南凌源,北至赤峰建平,预料日军主力战当在凌源赤峰线。我方士气极壮,均预备死拼惟地方粮食缺乏,汤玉麟已来电请求各方接济。(26日专电)

  • 1933年2月26日《申报》:临榆息,今晨有敌舰7艘,在秦皇岛东南三十里海面游弋,榆敌刻无动作,绥榆间敌甚活跃。(25日专电)

  • 1933年2月26日《申报》:北平息,凌南开到日军左翼部队及逆军程国瑞部,由旅水塘进攻,现已与我凌南驻军及民团接触。(25日专电)

  • #抗战影像#1933年春天,日军进犯我长城各口,遭到中国守军顽强抵抗。照片中扼守长城要隘的中国军人正依托长城构筑工事,警戒日军来袭的动向,给人“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的感觉。

  • 1933年2月26日《申报》:北平息,开鲁24日下午7时电,连日大雪,气候在零下12度,然双方战事今极激烈。今晨有大帮蒙匪骑兵,在日军炮火掩护下,由毘林庙出发向我阵地猛攻三次。经我崔旅沉着应付,蒙骑兵死伤极众,卒未得逞。下午日逆联合军又大队来袭,我军取三面包抄形势,在昭各庙一带,相持三小时之久,又未得逞而退。是役我崔旅获机枪三架,俘蒙匪百余,马匹多匹。(25日专电)

  • 1933年2月26日《申报》:北平息,侵热日军25日起,实行总攻,我正式军队已派遣援军出赤峰前进,向开鲁附近截击敌军。朝阳正面战事激烈,凌南亦在激战中,日军进攻凌南所派部队,由绥中越岭输送者及由榆关派出,总达两万人之多,势极紧急。(25日专电,图文无关)

  • #热河抗战#1933年2月26日讯:第8师团攻陷北票、朝阳后,也做出分兵部署,以16旅团沿朝阳、凌源、平泉公路攻击承德,以一个支队配合第6师团攻击赤峰,以一个支队攻击建昌。

  • 1933年2月25日讯:上海法租界一越南巡捕在新桥街殴打人力车夫,引起群众激愤,该捕即开枪射击,死潮州人朱固庭与宁波人刘福高,伤数人。事后,潮州、宁波旅沪同乡会组后援会,要求租界当局惩凶抚恤。4月11日,法领事署公堂审讯,认为该犯开枪,“乃由华人之行动所激起”,仅以“违章携带实弹之枪”,判处该犯徒刑三个月。

  • 1933年2月25日讯:鄂空军创立总会在汉口成立。叶蓬任总主席,夏斗寅等49人为理事,张难先、何成濬等为监事。

  • 1933年2月25日讯:伪满外交总长谢介石向罗文幹、张学良发表宣言称:华北军进驻热河“系侵主权”,现按《日满议定书》由日军协助对热河境内华北军“实行彻底扫灭”。如果华北军使日“满”“自卫”行动受到阻碍,所引起的后果将由南京及北平当局负责。

  • 1933年2月25日讯:日外务省令驻外各使照会各国政府,要求谅解日军侵热。英国外相回答日使松平称:日满军行动如仅以热河省内为限,英默认其行动;如在国联讨论时,英将对联盟各国进行斡旋。

  • 1933年2月25日讯:美国政府电复国联,赞同大会通过之报告书以及关于伪满洲国问题的结论。3月11日,美政府复文国联,表示愿意参加国联顾问委员会。

  • 1933年2月25日讯:日本代表团向国联提交陈述书,对国联不顾日本反对通过十九国特委会报告书表示“遗憾”;指责报告书“不承认满洲国之独立由于自动及满洲国主权属于中国”等提法;并表示设置顾问委员会违反日本主张,“绝对不能接受”。

  • 1933年2月25日讯:汤玉麟令第四十一军孙殿英部“迅速进入赤峰附近阵地”。孙部原驻山西晋城,于2月间奉命集结围场、隆化一带。孙奉命后,即率第一一七旅向赤峰急进。

  • 1933年2月25日讯:蒋介石得悉朝阳危急时电示杨杰:“应决以凌源、平泉、赤峰为据点死守之”,“朝阳则以现有兵力固守。”同时分电军政部长何应钦、河南省府主席刘峙,指示“第二、第二十五两师速集中洛阳、徐州二地,限本月28日由集中地开始输送北运”。次日第二十五师关麟徵部开拔。

  • 1933年2月25日讯:日军铃木旅团与第十一旅团主力于拂晓进犯朝阳。守军董福亭旅弃朝阳向凌源急行退却,日机跟踪轰炸董部溃兵。午时日军占朝阳。

  • #热河抗战#1933年2月25日讯:朝阳沦陷,日军第8师团另以一部攻陷八仙筒。

  • 1933年2月25日《申报》:北平息,通辽伪军于昨晨2时奉张逆海鹏命,二万余人开往开鲁,下级士兵因不愿认日人走狗,垂头丧志在日军督战队监视下进军中,预定今日总攻开鲁。(24日华联社电)

  • #抗战影像#昭和8年(1933年)2月25日《东京日日新闻号外》刊登日军“讨伐”热河方面作战刊登的照片

  • 1933年2月25日《申报》:北平息,承德电,北票我军,20日夜佯向北票西北方之七道泉子移动,日军乃攻入北票,我军四面包围,北票敌全部歼灭。我军第117旅董福亭部著此奇勋,军威大振。日军23日晚再由南岭之双岗以坦克车队为前锋,骑步兵殿后向我北票阵地猛力进攻,一时炮火连天,彻夜不息。我军扼守北票,殊死抵抗激战甚烈,迄本晨仍大战中,同时日军由朝阳寺以大队骑兵,迂回大凌河,猛攻八家子刘房子我方阵地,欲冲击朝阳之侧面。经我军痛击,激战三小时,敌溃退。移时日军又以蒙匪迂回八角台袭我朝阳侧面,均经击退。(24日专电)

  • 1933年2月25日《申报》:北平息,秦皇岛电,停泊秦皇岛海面之日鱼雷艇二艘,前已驶往安里庄附近海面,旋复开驶他往,昨秦皇岛海面又来日鱼雷艇二艘,美舰一艘。现岛埠海面停泊者英舰二艘,日鱼雷艇二艘,美舰一艘。(24日专电)

  • 1933年2月25日《申报》:北平息,凌源、凌南、朝阳,24日被敌机4架轰炸,向城内外各投重磅炸弹10余枚,损失奇重,人民死伤颇多,朝阳、凌南两县城城内民众均逃郊外暂避。(24日专电,图文无关)

  • 1933年2月24日讯:赣粤闽边区“进剿”军中路军第一纵队总指挥罗卓英主力集于宜黄以南,图与第二纵队合歼红军于南丰、广昌地区。是日,罗下攻击令,限各部28日到达指定地点待命。

  • 1933年2月24日讯:国民政府任李元鼎为审计部部长;熊育锡等28人为监察院监察委员;决定划全国为14监察区,各区设监察使。

  • 1933年2月24日讯:日茂木骑兵旅团纠合伪军于23日由通辽出发进攻开鲁,守开鲁热军骑九旅崔兴五率部逃林东(3月上旬投敌)。是日,日军占开鲁,续沿辽河直趋下洼。同日,武藤命在沈阳待命之混成第三十三旅团立即向绥中附近集结,准备对付冷口以东长城各口之华军。

  • 1933年2月24日讯:第二十九军宋哲元部奉北平军分会令,往义院口一带接第四军团万福麟部防务。宋令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第三十八师张自忠部先行开拔。

  • 1933年2月24日讯:国防委员会成立,以行政、立法、司法、监察、考试五院院长,外交、财政、军政、海军、铁道等部部长,参谋总长、训练总监及军事委员会委员组成。

  • 1933年2月24日讯:国联大会以42票赞成,一票反对通过《国际联盟特别大会关于中日争议报告书》。中国代表颜惠庆投赞成票,并在大会致词表示无条件接受报告书。日代表团投反对票,并中途退席。大会同时通过组织顾问委员会,襄助大会继续处理中日纠纷,由十九国特委会成员国及加拿大、荷兰代表组成,并邀请美、苏代表参加工作。

  • #热河抗战#1933年2月24日讯:朝阳方面,日军第8师团尾随而来,董福亭旅又有一营叛变,全旅崩溃,董福亭在张郁文旅掩护下率领残部逃往凌源。

  • 1933年2月24日《申报》:东京讯,日“满”军合攻热河,昨夜开始,据今晚所接消息,张海鹏所统“满”军,奉长春军政部之命令,开始进攻。日陆军省亦训令天津日军司令中村采行戒备计划,恐热河战事引起华北之骚乱也。(23日路透社电)

  • 1933年2月24日《申报》:临榆息,热边战起后,榆关敌军似有采取动作之趋势,连日石河东岸敌阵地内,时有试射枪炮动作,飞行机连日来我石河阵地侦察军情。榆地传日军拟于25日以炮兵为主力,进攻榆西,现榆敌炮兵较日前增加。21日续有野 炮队一小队到榆,前所同日亦开到部队为攻榆预备队,我已严加警戒。(23日专电)

  • 1933年2月24日《申报》:北平息,开鲁昨突吃紧,日军由刘家台向开鲁北方进展,已与冯占海部在四台子激战,日方由通辽调来援军三千余,向我开鲁推进,已入总攻模样。蒙匪三百余名,昨犯开鲁北方之甘旗哈拉堡,被我军击溃,俘蒙匪70余人。(23日专电)

  • #抗战影像#1933年2月下旬,日军进犯我热河,东北义勇军司令冯占海将军率部出发抗击日寇前与将士们合影。

  • 1933年2月24日《申报》:临榆息,22日晨,日军第六师团部队一联队,附炮四门载车两大列,由沈过锦,开往锦朝路前线,增厚火力,向北票进攻。顷据朝阳22日电称,攻南岭敌军炮火剧烈,我军正面佯退,将敌诱入隘路,殊死血战,将敌三面包围之阵势击破,死伤甚众。朝阳寺南岭北票间铁路,我已完全破坏,阻敌利用进展。敌又续向前方增重兵,并载重汽车60余辆,民车300余辆,企图攻北票。刻我在北票南岭间巩固阵线,虽胜一卒一弹,亦必誓死抵抗到底。(23日专电)

  • 1933年2月24日《申报》:北平息,董福亭电平称,日以空陆两军四千余众,向我压迫,前后冲锋七八次,卒未得逞。我军再南岭西方,处低洼地势,敌居高临下,为避免牺牲,全部安全退入北票新阵地,誓与敌拼死一站,我军为战略而入新阵地,无关军事全局等语。(23日专电)

  • #热河抗战#1933年2月24日讯:日军第6师团占领开鲁后,分兵两路进犯,一路沿西拉木伦河、老哈河经白音套海直攻赤峰;一路经大沁他拉、下洼、新惠攻占建平镇,力图寻求与东线第8师团的会合

  • 1933年2月23日讯:山东济南金融恐慌,是日义聚盛银号突然倒闭,市面亏空30余万。次日,成德厚银号跟随倒闭。在此前后,因日货倾销,布商倒闭十余家,亏累百余万。

  • 1933年2月23日讯:晚,外交部将致日政府之备忘录交日领上村,指出:“热河为中国之领土,与东三省之为中国领土相同。中国政府派兵往热防御外国之武力侵略,乃系行使其固有之主权。日本政府竟要求中国军队退出热河,显系扩大侵略范围,破坏中国领土主权,日本政府自应绝对负攻热之全责。”“如日本军事行动侵及华北,中国军队自必行其自卫守土之权。”翌日,复将备忘录电达国联,要求采有效方法制裁日本。

  • 1933年2月23日讯:日本外务省决定对付次日国联大会最后步骤,要点为:一、对希孟议长演说,须以绝对强硬态度回答;二、报告书在大会表决时,用最大力量反对,最后投反对票,发表不合作宣言;三、代表团退出日内瓦,准备回国;四、最后说明日本与国联断绝原因,并准备3月1日正式通告退出国联。上述决定于同日电令出席国联代表松冈洋右执行。

  • 1933年2月23日讯:日驻南京领事上村就日军侵热事向外交部部长罗文幹面递日政府备忘录,妄称:“热河省内张军及其他反满军队之存在,不但与满洲国主权抵触,且与热省治安恢复不能两立。”此次日军攻热系“因张军等留驻热省内,不得已而出此”,其责任“应由中国方面负担”。并扬言如张学良等部武力抵抗,“则难保战局不及于华北方面”。

  • #热河抗战#1933年2月23日讯:伪满洲国军张海鹏部协同日军攻击开鲁,守军崔兴武与日军早有勾结,借口义勇军作战不利,不做抵抗,放弃开鲁脱逃到林东,开鲁失守。

  • #抗战影像#1933年2月23日,日军部队在雪地行进,发起对热河的攻击。(《热河讨伐及热河情事》)

  • 1933年2月23日《申报》:热河息,汤玉麟通电云,各报馆钧鉴,自1月下旬以来,敌以陆空联合,迭次图开鲁,幸经我军将士用命,迎头痛击,均未得逞。敌自开鲁失利,创剧痛深,乃变更攻开计划,转攻北票,因而朝阳方面,日趋紧张。20日午前10时,敌机一架,飞建平之叶柏寿,投弹4枚,炸毙商民三名,炸毁房屋数处。午后3时,日机1架,飞至北票,投弹5枚,炸毙董旅之运输骡马7匹,民女1名,旋至南岭阵地投弹5枚,幸无损伤。21日午前6时,朝阳寺之敌步炮联合,附装甲车7辆,坦克4辆,飞机4架,向我董旅南岭还早呢滴猛冲。同时对我莽牛营子阵地,迂回攻击,与我南岭214团之张营,及向南岭接防前进中之213团王营,正激战中。至21日午刻,敌军增加至三千余,炮甚多。我军就口北营子附近阵地,死力抵抗。查锦义之敌,主力甚厚,确有总攻热河企图,绝非局部之冲突。现在大战既已开始,玉麟谬膺疆寄,守土有责,誓与国土共存亡,除严督所部,拼死抗战外,尚希全国人士,群起声援,既望精神响应,以状军威,复盼物质协助,以励士气,定必胜之戎机,御横来之外侮,尤恃同心,敬布下忱,伫候明教,临电不胜不胜延企之至,汤玉麟叩。(22日专电)

  • 1933年2月23日《申报》:北平息,19日晨,日军第八师团步骑炮联合兵百五十余人,连同伪军六百余人,同由绥中县,向北营半坡一带推进,与郑桂林部义勇军相遇,双方激战四小时后,由崔景怡率轻骑由绕攻日军后路。日兵措手不及,纷纷后退,郑部奋勇夹攻,毙敌百余,获枪百余枝,获战马20余匹,我方亦相当伤亡。(22日专电)

  • #抗战影像#1933年2月23日,驻沈阳日军出发进攻热河。(《满洲事变步兵第十联队记念写真贴》)

  • 1933年2月23日《申报》:临榆息,顷接朝阳21日玄电,21日晨,朝阳寺敌军,开始向我南岭总攻击后,前后猛攻凡七八次。敌每次攻击,均多利用陆空联络,集中炮火,向我阵线猛轰,以护其步兵扑向我阵地。我军沉着异常,待敌逼近百米,即用轻重机枪及迫击炮,向敌猛烈射击,继则冲锋肉搏,同时并以骑兵由侧面袭敌两翼,敌屡推屡退,终日未得进展,其死伤约有三百人以上,我军亦小有伤亡。(廿二日专电)

  • 1933年2月23日《申报》:北平息,董福亭今晨电汤玉麟报告,朝阳我军与敌激战,自20日至21日下午1时至,炮火稍息。迨下午3时后,敌开来援军荒木旅团三宅骑兵联队三千余,敌以炮兵为前锋,以蒙匪及伪军为左右翼,日军大部在后督战。由昨下午至今晨8时,双方仍激战中,日用飞机8架在南岭助战,炮火甚烈。南岭民众死伤无数,我南岭阵地未失。后由义勇军耿继周及驻凌源山嘴子之义勇军郑桂林部,同时赶到参加作战。(廿二日专电)

  • #热河抗战#1933年2月23日讯:热河省步兵38旅董福亭所属第58团团长邵本良阵前投敌,导致董福亭旅驻守的北票、南岭相继失守,董福亭旅被迫退守朝阳西郊大平房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