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直播

让我们与抗战中的国人一起经历每一个日日夜夜,感受他们曾经的屈辱与绝望,感受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0%

  • 1932年9月21日讯:杭州航空学校改归中央直接办理,蒋介石自兼校长,以原校长毛邦初为副。

  • 1932年9月21日讯:蔡廷锴于漳州通电就第十九路军总指挥职。

  • 1932年9月21日讯:蒋伯诚赴济南转潍县晤韩复榘调解战争。韩部进至掖县郊外。

  • #抗战影像# 南京举行规模浩大的示威游行,以敦促政府根据东北的形势发展,尽快采取抗日行动

  • 1932年9月21日《申报》:北平息,救国军第一支队司令孟昭炎电平称,7月18日日机12架抵热朝阳掷弹百余枚,轰炸房屋数十处,弹伤数十名,同时日甲车驶往南岭,机枪扫射,经我部击退,8月19日日军派战斗兵百十名,甲车一列,进占锦朝全线,经热军在南岭对抗。敝部至朝阳寺段用炸药将柳河大桥炸毁,断其归路,敌军急退,杀敌数十名。该车及炮身均炸碎,获敌械20枝,我部死伤官兵十余名,现朝路不通车。敝司令部设朝阳韩古屯,准备反攻。(20日专电)

  • 关于先前这张照片的想法:照片上的日军与火炮,存在两种可能性。1)这些身穿昭五式立领军服的士兵是日军炮兵,但黑白照片无法看清立领领章的兵种颜色,难以确定。如果他们是炮兵,可能是一个炮组,身边的是一门日制明治四一式75毫米山炮。2)这些日军士兵是步兵,黑白照片同样无法确定其领章的兵种色,也无法就此推定其兵种。以他们是步兵的可能性,那么他们应该是缴获了一门东北军装备的奉造十四年式75毫米山炮,该炮仿造自日制明治四一式75毫米山炮。第二种步兵的可能性比较大,因为炮兵通常使用明治38式短步枪,而且不太上刺刀,照片上应该是标准明治38式步枪,而非短步枪。

  • #抗战影像#“九·一八事变”后,占领辽宁兵工厂的日军正在检查该厂生产的辽造十三年式步枪。

  • 1932年9月21日《申报》:天津息,救国军辽西各部队,自18日起,由朱霄青亲临前线,实行总攻后,各处战斗甚烈,自绥中兴城锦西锦县迄义县北镇黑山通辽一带,参加者不下15万人,事先朱曾在某地召开军事会议,出席各将领,愤暴日悍然承认伪国,均表示誓死抗敌。(20日华联社电)

  • 1932年9月21日《申报》:北平息,救国军王显庭、张鸣五等部联合军17日在青石岭子与敌千余接触,一部在塔子沟与当地伪警接触,18日晨克复锦西,伪公安队长曹荣官及汉奸全部被击溃,获枪数十枝,旋日机数架飞来投弹,并用机枪扫射,民众恐慌,我军允其请求,午间撤至安全防区,待机进攻锦州。(21日专电)

  • 1932年9月21日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议:准汪精卫请假休养二星期,在请假期中,中政会主席由中常委轮流担任;准湖北省政府发行“绥靖”善后短期公债300万元;准安徽省政府发行公路公债500万元;派江瀚暂代故宫博物院理事长;制服一律采用国货;增补严庄、王子壮、王觉民、李元鼎、谷正鼎为监察院监察委员。

  • #抗战影像# 参与“九·一八事变”的日军士兵,身穿昭五式军服。

  • 1932年9月中旬:徐源泉在岳口杀害红三军第七师政委鲁易等六人。按:鲁易于是月上旬敌进攻洪湖苏区时被俘。

  • 1932年9月20日讯:上海纱厂赤色工会联合会在共产党及赤色工会领导下在沪开会。出席34个纱厂代表80余人,代表六万余工人。大会选举执行委员会37人,常委19人。

  • 1932年9月20日讯:第六纵队卫立煌部李默庵第十师攻占皖西红军根据地金家寨。三省“剿匪”总部特于22日准将金家寨改为立煌县,将新集改称经扶县。

  • 1932年9月20日讯:行政院发布通令,称:“工人中发现共党分子向工人募集航空救国捐,以助红军,应严令各地党政机关彻底取缔。”

  • 1932年9月20日讯:内政部公布禁止蓄奴养婢办法八条,规定禁止步骤:一、劝告,二、解放,三、救济,四、处罚。

  • 1932年9月20日讯:蒋介石由汉电京、沪军政当局,称:“京、沪毗连,人口繁杂,闻有不肖之徒,假救国人民团体名义,希图越轨行动,望以后对此项举动从严取缔。”

  • 1932年9月20日讯:废止内战大同盟和上海市商会分电韩复榘、刘珍年,劝其停止军事行动,静候中央处理。21日,大同盟公推张伯苓赴鲁,劝韩、刘停战。

  • 1932年9月20日讯:周保中指挥救国军一部,联合义勇军攻入敦化。接着又攻克额穆。

  • 1932年9月20日《申报》:沈阳息,今日上午10时40分,何子汤等率领义勇军进攻安奉线祁家堡附属地,其中八十名,攻击车站与警察派出所,10名之警察当即应战,荒木清警察当即战死,巡警王锡负重伤,后因连山间守备队与本溪湖警察派队往援,义勇军当即败走。(19日电通社电)

  • 1932年9月20日讯:伪满为弥补财政亏空,支付驻满日军军费,在日本指使下实行鸦片公卖。

  • 1932年9月20日《申报》:哈尔滨息,反满军二百人午夜袭击双城堡日军,割断电线,在哈埠南二十里五家子地方与日军接战,传闻反满军未获胜。又有一股反满军,在哈尔滨西二十里进攻二小时,掳去多人。(16日路透社电,检查迟到)

  • #抗战影像# 九一八后的奉天城

  • 1932年9月20日《申报》:北平息,沈阳大东边门外兵工厂,18日夜突有义勇军四五千名进袭,同时大东边门亦被义勇军攻破,均系大刀队猛勇前进,日军不支退却,义勇军乘势猛追,战约三小时,死敌数十名,义勇军恐后援不济,暂撤出城,助攻兵工厂。刻兵工厂双方正激战,翌晨拂晓,日机20架助战,义勇军顿退,潜伏辽北。(19日专电)

  • 1932年9月20日讯:行政院会议,由何应钦报告胶东韩复榘、刘珍年冲突情形,决议严令制止军事行动,听候中央处理。同日,军委会派蒋伯诚赴鲁调查。

  • #抗战影像# 九一八后的奉天 上海·汇金广场

  • 1932年9月19日讯:中国代表颜惠庆致牒国联,对日正式承认伪满提出抗议,要求国联迅速采取行动制止日本侵略。

  • 1932年9月19日讯:上海市民联合会致电行政院,吁请“急令出兵剿灭伪国,收复失地,并召回驻日公使,以示决心”。

  • 1932年9月19日讯:驻英公使郭泰祺会晤英外相西门,面交中国政府关于日本承认伪满洲国致英照会。

  • 1932年9月19日讯:内政、财政、实业、教育四部在京会商开发西北办法,决组垦殖调查团,议定任务四项:一、实地考察河套宁夏荒地及垦殖情况;二、选定垦殖区域;三、拟订垦殖计划;四、编制调查报告。

  • 1932年9月19日讯:韩复榘在昌邑督师前进,刘珍年部退出沙河、平度。中央电令韩、刘停止冲突,刘复蒋介石电称,“现正待钧座指示机宜,非至最后一步,决不使为民族耻诟之内争,发生于国难严重之今日”。

  • 1932年9月19日《申报》:山海关息,辽西义勇军动员后,已纷向锦州等目的地移动,女儿河红螺岗一带,连日有战事,日军伤亡甚众,37联队一大队往援,锦州紧张,营沟线义勇军大活跃,沿线桥梁多数被火焚毁,车已不通。现时义勇军向盘山县猛攻,沈阳日军增兵一旅团,攻沈阳义勇军将采取避实击虚之策略,沈阳吃紧,大东大西小南小北各门,均紧张,在城上架设机枪据守。(18日专电)

  • #抗战影像#1931年9月,美国侨胞在芝加哥举行反对日本入侵中国满洲的集会运动。

  • 1932年9月19日《申报》:北平息,义勇军邓铁梅部,13日在高丽门以西某处,与日军接触,战数小时,乃佯退一山峪中,日逆军急追,义勇军将峪入出口以机枪土炮堵住,在峪之四周山上,枪炮齐射,日逆军毙峪中约二百余人,获子弹二万余粒,机枪二十架,步枪百余枝。(18日专电)

  • 1932年9月19日《申报》:北平息,17日晨各路义勇军开始向沈阳进攻,大北边门战事激烈,约5小时,日军溃退入城。耿继周部第三支队进攻沈阳车站,该站驻日军约30余人,皆以机枪护守,不易前进,日军派飞机40余架协守。义勇军昼伏夜出,日军大受威胁。(18日专电)

  • 1932年9月19日讯:国民政府参谋本部为解决康、藏纠纷,巩固西陲国防,在南京召开“西防会议”,川、滇、陕、甘、青五省及有关部、会代表参加。21日,该会决议请中央召开康、藏和平会议。26日,该会第三次会议决议西藏建省,请中央迅筹实现。28日,会议闭幕。

  • 1932年9月18日:教育部长朱家骅为“九一八”纪念发表《告全国学生书》,号召“全国学生亟需振奋,坚毅刻苦,尽除萎靡之蔽”。

  • 1932年9月18日:马占山为“九一八”国难周年纪念日发表《痛告国人书》,历数日伪罪状,表示“东北失地不复,决奋斗不息,余最后一弹,亦须杀敌一人”。

  • 1932年9月18日:吉林自卫军司令冯占海为纪念“九一八”通电全国,表示“躬率所部十三万众,誓与倭寇周旋到底,一息尚存,此志不渝”。

  • 1932年9月18日:韩复榘第三路军与第二十一师刘珍年部,因协饷问题发生冲突,在平度、掖县附近正式开火,韩致电国民政府陈述鲁变真相。

  • 1932年9月18日:曾仲鸣受国民党中央委托,自京赴沪转莫干山谒汪精卫,商国民党中政会主席问题,并促汪早日返京,主持中政会事宜。

  • 1932年9月18日:讯国民党中央党部、国民政府留京办事处举行“九一八”周年纪念会。上海、武汉、广州、南昌等地分别举行国难纪念,纷请讨逆。

  • 1932年9月18日《申报》:北平息,王德林部下军队与冯占海所统义勇军,夹攻吉林。故吉林海伦与吉林敦化之铁路交通,皆已中断,吉林满军大为狼狈。马占山电请出兵关外讨伐叛逆,马之代表携其亲函,分谒此间各要人,请接济欵项与军火。(17日路透社电)

  • 1932年9月18日《申报》:北平息,第十一路义勇军董荣久率兵百余,10日晨,攻高台子,该处仅日军10余名,毙敌8名,虏2名,获步枪五枝,我方仅伤兵一。(17日专电)

  • #抗战影像#一名义勇军哨兵,站在战壕上方,密切注视日伪军的动向。

  • 1932年9月18日讯:国民党中执会发表“九一八”告国人书,妄称“今日之剿匪,实为御侮之要着”,“本党今日愿忍受一切,以求国家之生存”,望全国同胞“予以充分之同情与协力”。

  • #插播# 九一八纪念 上海·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 1932年9月18日《申报》:北平息,日军在锦州女儿河等处,与义勇军作战,使用达姆弹,有义勇军军官数名,因负达姆弹伤,溃烂甚剧,今来平津治疗。(17日专电)

  • #抗战影像# 上马带吴钩,翩翩度陇头。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万里乡为梦,三边月作愁。早须清黠虏,无事莫经秋。

  • 吉边防军总司令冯占海,通饬部属,决于九一八纪念日大举总攻,收复失地,并通电各方,表示决心,原文如下:《申报》转各机关各团体及全国父老兄弟姊妹钧鉴。溯自九一八以来,日本军阀,肆其野心,不顾国际公约,强占我东三省,蹂躏杀戮之惨,举世罕闻。我三千万同胞,日号呼呻吟于倭寇铁蹄之下,占海躬率所部十三万众,誓与倭寇周旋到底,一息尚存,此志不渝,转战经年,迭复名城,全满铁道,实施破坏,敌损失颇巨,以致夜不敢通车,铁道线五十里以外,不敢轻越,外强中干,可见一斑。占海躬经战役,深悉倭寇战斗能力,实无足畏,只要我军弹药冬衣有充分准备,收复失地,并非难事,此当为我全国父老兄弟姊妹所深切注意者也。念岁月如流,河山未复,又届九一八周年之日,人民死亡逃徙,同志肝胆塗地,满目疮痍,痛心疾首,披甲饮泣,深愧后死,兹定于是日尽力策动大举总攻,誓收失地,以雪奇耻,除战况随时奉闻外,尚祈国中遗老,海内外侨胞,时加指导援助,无任盼祷,再此电系派人送至关内各地拍发,并及。吉林边防军总司令冯占海率第一路总指挥宫长海、第二路总指挥姚秉乾、第三路总指挥王锡山、第四路总指挥刘万辉、第五路总指挥赵继斌,同叩巧印。

  • 今天,让我们唱起《毕业歌》《毕业歌》同学们,大家起来,担负起天下的兴亡!听吧,满耳是大众的嗟伤!看吧,一年年国土的沦丧!我们是要选择“战”还是“降”?我们要做主人去拼死在疆场,我们不愿做奴隶而青云直上!我们今天是桃李芬芳,明天是社会的栋梁;我们今天弦歌在一堂,明天要掀起民族自救的巨浪!巨浪,巨浪,不断地增长!同学们!同学们!快拿出力量,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作曲:聂耳 作词:田汉电影《桃李劫》主题曲

  • 1932年9月17日讯:北平新闻记者公会函张学良,要求保障言论自由。

  • #抗战影像# 九一八后奉天一条主要街道上的日本机关枪哨位

  • 1932年9月17日讯:朱庆澜致电上海各慈善团体,请对流亡北平的30万东北同胞给予赈济。

  • 1932年9月17日讯:国民党西南执行部就日伪订约事再次电促中央讨逆,内称:“当局以不抵抗故,演成今日之局,悔无可追,为今之计,惟有一面对此伪约切实宣言否认,一面迅集大军讨逆,恢复失地。”

  • 1932年9月17日讯:冯玉祥在泰山对记者发表谈话,提出立开三中全会、国内团结、枪口一致对外、实行自动外交、出兵收复失地五项抗日意见。

  • 1932年9月17日讯:李荆璞率所部从救国军中分化出来,成立“平南洋”总队,李荆璞任总队长,于洪仁任副总队长,队伍成立后,很快发展到3个大队,25个小队

  • 1932年9月17日《申报》:北平息,马占山函平称,2日赴前方视察,召集全体官兵训话,士气激昂,誓死杀敌。此次反攻,迭刻要隘,转战兼旬,忍饥耐寒,冀援军速至,塞外深寒,士兵尚单衣,目睹心伤,盼义勇军大举解数千万倒悬,否则愿与亲爱同志,共尽黑水江边耳。(16日专电)

  • 1932年9月17日《申报》:北平息,沪学生东北志愿团25人,今出关参加某路义勇军作战,武装齐备,精神奋发。(16日专电)

  • #抗战影像# 918中被日军占领的奉天兵工厂。照片摄于兵工厂被日本人占领几小时之后

  • 1932年9月17日《申报》:北平息,15日晚沈阳郊外义勇军,组必死队,以大刀手 枪为利器,拟猛攻沈城。日逆军警防范严,激战一小时,500余名义勇军,向浑河引退。义勇军现围攻沈阳者,计第五路各部约二三万人。日机在沈郊迄锦州、沟帮子、绥中、兴城、前卫、榆关等处,连日散放传单,谓设九一八以前不割除田中高粱茎叶,即派飞机掷燃烧弹,燃毁农产物,及一切农民建筑物云。(16日专电)

  • #抗战影像#辽西义勇军某部在临时驻地,拍摄者为日本南满铁道株式会社情报课情报人员岛崎役治

  • 1932年9月17日《申报》:天津息,朱霄青亲率救国军彭振国等,总攻辽西各要地,武装农民,附者甚众,日军震撼,仓猝增援,激战在即。(16日华联社电)

  • 1932年9月17日《申报》:沈阳息,义勇军于今晨7时半大举攻抚顺,破坏抚顺至沈阳间电线,日抚顺守备队出动接战,日方死伤各15名,目下双方在坚持中。(16日路透社电)

  • 1932年9月17日讯:留沪国民党中委程潜、柏文蔚、李烈钧等16人,致电中央请昭示对日方策,内称“究竟政府对日承认伪国持何对策,收复失地有无切实准备,应速以事实昭示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