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直播

让我们与抗战中的国人一起经历每一个日日夜夜,感受他们曾经的屈辱与绝望,感受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0%

1933年03月09日

  • 1933年3月9日讯:喜峰口战役开始。午,日服部、铃木两旅团联合先遣队——步兵第二十七联队、米山先遣队抵达喜峰口,即向守军万福麟部发动进攻。傍晚,与松野尾先遣队一起占领北侧长城线及喜峰口东之董家口等阵地。第二十九军第三十七师冯治安部旅长赵登禹奉令派王长海团为先锋急行军前往增援。王团组大刀队500人,是夜分两路潜入日阵地,趁日军酣睡,用大刀砍杀,双方均受重大伤亡。次日拂晓,日援军四起,大刀队始撤还。

  • 1933年3月9日讯:晚,胡适致函张学良,促其“毅然自责求去”,“华北全部交中央负责”,并将他及丁文江准备在《独立评论》发表的《全国震惊以后》、《给张学良将军一封公开的信》两文原稿附送给张。翌日,张约胡、丁及蒋梦麟、梅贻琦等谈话,说明已遵蒋介石意辞职。

  • 1933年3月9日讯:国民政府对晋绥军重加任命,杨效欧、李服膺、杨澄源、王靖国、杨跃芳、李生达、傅作义分任第六十六、六十八、六十九、七十、七十一、七十二、七十三师师长。

  • 1933年3月9日讯:新任驻苏大使颜惠庆向苏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加里宁呈递国书。颜致词表示对“中苏两国之恢复旧日友谊,深为庆慰”。加里宁致答词谓:“苏联政府对中国之关系,始终秉承1919年及1920年之重要宣言及1924年北京协定的基本精神。”

  • 1933年3月9日讯:热河朝阳、凌南民众以联村自治委员会名义通电全国,指出:国民党军在热不下十数万,“讵未战而弃朝、凌,再迫而退承、平,热省山河,弃如敝屣。然军可退,民将何往”?表示朝、凌民众将力谋自卫,誓死抗战。

  • #长城抗战#1933年3月9日讯:第17军25师全师抵达古北口,遂决定以112师张廷枢部在古北口附近的将军楼、米窝铺、二道沟一线阵地部署,25师守古北口南城东西两侧高地二线阵地,王以哲的107师则撤往滦河附近。

  • 1933年3月9日讯:国民政府分令行政、监察两院及军委会,迅即会同彻查汤玉麟案。15日,监察院派监委邵鸿基,军委会派上将参议方本仁参加。20日,行政院秘书长褚民谊电告何应钦会同办理,何即派黄慕松参加。

  • 1933年3月9日讯:蒋介石召张学良在保定会晤。蒋先授意宋子文与张谈去留问题。张提出两项办法:一、各路东北军由张率领,克复承德,中央负责接济;二、准张辞职,中央负抗日全责。宋转达蒋旨意:热河失守,张守土有责,中央政府更是责无旁贷,蒋也同样受到国人攻击,“正如两人同乘一只小船,本应同舟共济,但是目前风浪太大,如先下去一人,以避浪潮,可免同遭沉没”。张只得接受辞职。下午4时,蒋到保定与张晤面,准其去职。

  • 1933年3月9日《申报》:南京息,8日国府令,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身膺边疆重任,兼统军旅,乃方于前方军事紧急忠勇将士矢志抗敌之时,畏葸弃职,贻误军机,深堪痛恨,着即先行褫职,交行政院监察院会同军事委员会彻查严缉究办,以肃纲纪,此令。(8日中央社电)

  • 1933年3月9日《申报》:北平息,军分会交际委员会,近调查前方将士需要物品,计水鞋、袜子、衣裤、风镜、大刀、防毒面具、钢盔、毛巾、食盐、咸菜等类,尤以大刀为最急需。日来我军为避免敌方炮火威胁起见,每遇敌来,即奋勇肉搏,白刃相接,颇著奇功,故需要大刀,以资歼敌。(8日中央社电,图文无关)

  • 1933年3月9日《申报》:北平息,此次东北军在热河作战因敌军炮火猛烈,伤亡过半,伤兵现正陆续运送类平送院医治。(8日专电)

  • 1933年3月9日《申报》:北平息,今晨进攻我长山峪阵地之敌,因中地雷及我伏兵,敌伤亡甚重,纷向滦平溃退,至今晨4时半,战事停止,我军获敌机枪8挺,钢炮1尊,步枪百余枝,我方伤亡官兵40余。(8日专电)

  • #抗战影像#1933年3月9日,日军占领长山峪后,沿着山岳地带继续前行,进犯长城关隘之一古北口。图为逼近长城的日军第十六旅团步兵第三十二联队。

  • #长城抗战#1933年3月9日讯:第17军25师先头部队进抵古北口,遭遇107师撤退部队,古北口街道车马阻塞,毫无行军序列,但我军却在防务分配和指挥权上发生争执,25师师长关麟征要求东北军守一线阵地,王以哲居古北口指挥,被王以哲拒绝,112师张廷枢又因王以哲107师撤退而不满,要求同时撤退。

  • 1933年3月9日《申报》:北平息,古北口电,今晨日军颁布总攻击令,共有川原联队1500名,飞机4架掩护,与我军王团正在激战。(8日专电,图为行军中的日军川原联队)

  • #长城抗战#1933年3月9日讯:29军与东北军万福麟部联络,要求其坚守至9日夜间,但日军第8师团发动攻击,万福麟部望风而逃,日军遂占领喜峰口口上高地,居高临下,炮火猛烈,第37师特务营即时发动反击,但在敌优势炮火下损失惨重,营长王宝良中弹殉国。夜间王长海团乘夜色续攻高地,终于击退日军,稳住战局。

  • 1933年3月9日《申报》:北平息,今晨9时,川原部队濑田之一部,共4千人,伪国军队1万人,携有野 炮20余门,并乘装甲车多辆,联合向滦平西南40里之青石梁我军阵地总攻。炮火猛烈,并有大批飞机轰炸,我军王以哲师奋勇抗击,迄下午5时止,尚在相持中,我军阵地无变化。敌机今午又来古北口,目的在毁我道路,断我接济。日方以古北口内西南45里之石匣镇,为我接济前方经过路线,今下午派机到该处抛弹轰炸,居民顿受损失。喜峰口外,战事今不甚激烈,宽城仍在我手,北路孙殿英军与日军抗战,日军茂木旅团损伤甚重,已派松田等部增援,日传已占围场不确。(8日专电,图为进攻中的日军川原部队)

  • 1933年3月9日讯:日军第10联队由赤峰北上,占领乌丹,孙殿英部撤往多伦,日军又占领围场,与我军在长城一线对峙,关东军作战计划全部实现,热河19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热河抗战#大致落下帷幕。

  • 1933年3月9日《申报》:北平息,孙殿英7日丑电平称,我军刘旅,在围场东铁钩门,丁旅在围城北南台子一带,与敌血战中,连日伤亡2200余,无医药治,惨状难言。最惨者伤亡饮食不济,衣服单薄,每夜冻死者,总在百名以上。我军苦撑七昼夜,绝地喋血,孤军抗战,非至全军牺牲,决不擅退尺寸,以遗民族羞等语。(8日专电,图为长城附近牺牲的中国守军烈士遗体)

  • 1933年3月9日《申报》:北平息,前抵热境之苏炳文部在林西修养后,刻已奉令东进,助孙殿英军,围攻承德,该部已由林西开拔,与孙军取得联络,至该部旅长张玉挺,因调任万福麟总指挥部军械处长,现由唐忠信暂行代理,并改归刘翼飞节制。(8日中央社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