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影像# 戴着各式皮帽子的抗联战士
1933年3月8日讯:实业部与德商喜望公司在南京签订试探安徽宿县雷家沟煤矿垫款合同。
1933年3月8日讯:川军田颂尧部上月开始大举进犯川陕苏区。是日,红四方面军为集中兵力,诱敌深入,退出巴中。11日,田部占巴中。
1933年3月8日讯: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推动上海30多个民众团体成立国民御侮自救会,到代表50余人,宋庆龄、杨杏佛均与会。该会主张争取中国独立统一与领土完整,集中救国力量,援助义勇军,要求言论、出版、集会、结社自由,释放一切政治犯。宋在会上发表演说,谴责政府对日妥协投降,要求派全国80%以上的军队北上抗日,释放一切政治犯,武装民众,恢复民权,停止进攻苏区,号召“形成武装人民抵抗日本及其他帝国主义的民族革命战争”
1933年3月8日讯:国民政府公布《银本位币铸造条例》。
1933年3月8日讯:国民政府任命唐淮源为第十二师师长;准王均辞第七师师长兼职,遗缺由曾万钟继任。
1933年3月8日讯:日军第六师团骑兵第十联队从赤峰出发北进,占领全宁(今内蒙喀喇沁旗)。
1933年3月8日讯:国民政府令:“热河省政府主席汤玉麟,身膺边疆重任,兼统军旅,乃竟于前方军事紧急,忠勇将士矢志抗敌之时,畏葸弃职,贻误军机,深堪痛恨。着即先行褫职,交行政院、监察院会同军事委员会彻查,严缉究办,以肃纲纪。”
1933年3月8日讯:国民党中委石瑛向中政会递交提案,要求将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撤职严办,汤玉麟缉拿枪决。同日,上海全国商联会、上海市商会、上海地方协会等八团体联电国民党中央各机关,要求将张等按军法惩治。
1933年3月8日讯:蒋介石到达河北石家庄,何应钦由北平往见。张学良拟同行,蒋以“前方军事吃紧,调度需人”拒绝。同日,宋子文亦奉蒋召由沪到石。蒋、宋、何预商张学良下野办法。
#热河抗战#1933年3月8日讯:因弹尽,且热河大部沦陷,且无后援,在与日军旅团激战两日后,孙殿英部被迫向围场方向撤退。此时在朱碌科、叶柏寿血战数日的684团亦经烧锅营子转道撤向多伦。
#长城抗战#1933年3月8日讯:商震32军接管冷口防务,以第139师黄光华集结于冷口以南的5公里的建昌营。因日军米山先遣队刚进驻冷口,防御松懈。即以蒋纪珂717团为主攻,夜袭冷口。我军动作出忽日军所料,仅2小时即击溃日军,夺回冷口。
1933年3月8日讯:张学良和蒋介石见面,决定担下热河败战的责任,此时东北军尚余26万人,以王以哲、何柱国、万福麟各领三万人,以刘多荃领两万余人,其余约10万人由于学忠率领驻守河北。旋即宣布下野,飞往上海开始戒毒。
#热河抗战#1933年3月8日讯:日军对我青石梁阵地进行毁灭性轰击,我驻守部队621团伤亡惨重,遂放弃青石梁阵地,退往古北口。此时第17军第25师尚在密云。
1933年3月8日《申报》:北平息,喜峰口电,今晨至午宽城前线安静,附近阵线并无激战,日军服部旅团似向平泉集中兵力企图与铃木旅团联络,我军宽城阵地坚固,右翼乾沟剌儿山、马蹄沟有战事。据探报为义勇军郑桂林与敌作战,万福麟抵某地,此次全部牺牲甚大,已派员向军分会报告。(7日专电,图文无关)
#抗战影像#《热河血战画史》刊登赴热河抗战前线慰问队的照片。
1933年3月8日《申报》:北平息,日军今晨分两路向我喜峰口古北口实行总攻击,企图驱我军于长城内,然后将古北口喜峰口冷口等处封闭,断绝平热往来,两路各有两旅团之众,并有飞机与装甲车等掩护,该两路我军配备已妥,拼死抵抗。(7日专电,图为进攻喜峰口的日军部队)
1933年3月8日《申报》:北平息,古北口电话,敌机今午前飞至古北口轰炸,一次投重量炸弹18枚,炸毁民房四处,伤农民十数人。午后3时10分,复有日机三架,沿平热大道侦查,在古北口盘绕数周,始向承德飞去,今晨10时半,敌大批飞机轰炸古北口时,平热汽车道前线,复有日骑兵数百人,向我阵地猛冲,装甲汽车4辆,亦同时迫我阵地,被我军击退。(7日专电,图文无关)
#抗战影像# 一张周正的脸,饱经风霜,慈祥可爱:一位撑着雨伞老人。摄于1933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