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2月中旬:红四方面军在通江召开川陕省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以《中华苏维埃宪法大纲》为指导川陕省各项工作的根本大法,通过《川陕省苏维埃临时组织法大纲》,正式成立川陕省工农民主政府,选熊国炳任主席。
1933年2月20日讯:监察委员王平政弹劾监委高鲁受行政院委令,离京监运古物,“实违背《国民政府组织法》第51条之规定,而开监察委员兼任其他公职之恶例”。院长于右任发交监委刘成禹、邵鸿基、郑螺生审查成立,移付惩戒。
1933年2月20日讯:桂北瑶民起义爆发。广西兴安、全县、灌阳、龙胜等县瑶民为反对官绅地主的剥削压迫,同时举行武装起义。兴安瑶民进占大溶江,切断全县与桂林间交通,与龙、灌取得联络。灌阳、全县瑶民皆进袭县城,龙胜瑶民于23日占据纳寨,进迫大小溶江。起义民众中心口号为“杀财主佬、杀官兵、杀汉人”。兴、全、灌、龙、义宁五县起义民众达六万人,波及灵川、平乐、永福、阳朔、荔浦、修仁、蒙山、榴江、象县以及湖南之永明、道县、江华,纵横千里,少数汉、苗、僮族民众亦加入起义。各地官绅仓惶失措,纷电广西省府及第四集团军总司令部告急。
1933年2月20日讯:宋子文在平与银行界商定发行救国公债2000万元,月息七厘,以冀省烟、酒、印花税收入作担保,债票未印就前,由平津银行界先借垫1000万元。宋以任务完成,24日到南昌向蒋介石报告此行经过。
1933年2月20日讯:军政部制定处置共产党员补充办法,规定各地所获“共犯”,除军人外,一律在当地公安局审讯后,直接解至法院,上海则解至淞沪警备司令部;若系军人,则解至军法司审讯。
1933年2月20日讯:蒋介石电示第三军军长王均,声称“热河形势渐紧,残匪不清,实为攘外障碍”,令王“务尽一个月之内东西驰逐,不避劳瘁”
1933年2月20日讯:日本内阁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国联大会如通过十九国特委会报告书,即断然退出国联。同日,外相内田训令出席国联代表松冈对报告书投反对票。
1933年2月20日《申报》:伦敦讯,中国行政院代理院长宋子文,顷由热河来电称:“余以中央政府名义宣誓,决不放弃东北,敌国或能占据南京,但决无人作城下盟。吾国关于东北问题之主张,经国联会十九国委员会认为合理,已成为全世界之主张,欧洲大战时有1800万人因而丧命,俾将世界予以改善,今兹吾国实受其赐”云云。(18日专电)
1933年2月20日《申报》:北平息,宋子文在平与平津银界商洽发行救国公债事,额数已确定,将以冀烟酒税做抵,刻正商利息问题,大致定为七厘。今晚再度接洽后,可确定,发行地点,将在平津或平沪两地,分若干期发行,尚未全定。(19日专电)
#抗战影像#1933年2月下旬,一支日军汽车辎重部队正在向赤峰方向进犯。
1933年2月20日《申报》:北平息,南岭日军昨又向我三宝营子等处进攻,与我董旅激战甚久,双方互有伤亡,日机昨向北票朝阳轰炸。(19日专电)
1933年2月20日《申报》:北平息,宋子文17日晨偕张学良、张作相、朱庆润等分乘汽车30余辆,由平赴热,检阅军队,并与汤玉麟商接济及军事问题。昨日下午承德各界热烈欢迎,宋演说表示决心抗日,中央尽全力接济,宋等昨日下午三时半离热,今晨一时半抵平,下车在顺承王府续商,拂晓始散。宋等在热接洽均极圆满,汤有坚决表示,义勇军完全归军队节制,以统一指挥。昨晚十时许,各问题决定后,由张学良、张作相、汤玉麟、孙魁元等27将领自承德发抗日通电,决心奋斗,遵照中央方针,不辞一切牺牲。(19日专电)
1933年2月20日讯:中国华北军总部制定“确保冀热,巩固平津”的作战方针,规定在热河方面:一、以有力之热边守军,务极力迟滞敌之前进,予后方主力军以运动之余裕时间;二、如强敌突然进袭,务宜死守各要点,以待主力军来援;三、按预定计划扼守凌源、赤峰、乌丹之线;四、如敌以主力自朝阳向凌源方面进犯,则以右军团固守叶柏寿、大城子一带,以第二集团军主力经建平以东向南压迫;五、如敌主力自开鲁方面西进,则以二集团军主力守备小河沿、乌丹线,以骑兵军直袭通辽,以后方援军主力速向经棚、林西间集结,构成左翼重点,与骑兵合力采取攻势;六、如敌对开鲁、阜新、朝阳等地同时进攻,则令各军扼守凌源、赤峰各要点,以待援军。此计划未及下达,日军进攻已提前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