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1月10日讯:上海银行公会兼办之票据交换所开幕,中国、交通、浙江兴业、浙江实业、上海、四明、金城等32家银行均加入。
1933年1月10日讯:伪满奉山路局长阚铎以该路屡遭义军袭击,通饬所属段站员警,全力保护路线及行车安全。
1933年1月10日讯:西南政务会常委兼中山县县长唐绍仪因与陈济棠争夺政治权力和中山县权益,陈策动中山县民众倒唐,是日,中山县民众到广州向西南政务会请愿,要求撤唐县长职。
1933年1月10日讯:《新中华》半月刊在沪创刊,周宪文主编,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1933年1月10日讯:外交部为榆关事件向英、美、法、意、比、西、荷七国政府分致节略,抗议日本非法利用《辛丑条约》特权,侵略山海关,屠戮该城数千和平无辜中国人民,促请注意日方行动。
1933年1月10日讯:中国航空公司沪平线开航,是日首班由沪飞平,遇雾两次折回,14日始抵平。
1933年1月10日讯:海外华侨团体纷电国民政府要求抗日。南非华侨反日总分会、菲律宾华侨救国第二次代表大会、美洲维多利亚华侨救国会及锡兰全体华侨先后电国民党中央,要求出兵抗日收回失地,表示华侨誓为后盾。
1933年1月10日讯:上海英商太古轮船公司“吴淞”轮中舱工人事件自上年发生后,是日,公司方面雇用流氓突以武力驱逐工人154人,打伤四人,一人失踪。12日,上海海员工会发起成立“吴淞”轮后援会。13日,被逐工人向公司提出无条件复工、寻找失踪工人、赔偿被殴伤工人损失、惩办“吴淞”轮买办等四项要求,遭公司拒绝。6月,粤省海员工人起而援助,拒绝起运所有太古公司货物。太古公司被迫于11月27日恢复“吴淞”轮全体华工工作。
1933年1月10日讯:上海大夏大学学生会电军事委员会、行政院,要求即日宣布对日绝交,调全国大军抗日。
1933年1月10日讯:天津各团体救国联合会成立,致电国民政府及北平军分会要求抗日。
1933年1月10日讯:北平军人反省分院“政治犯”(即共产党员薄一波、刘澜涛、刘尊棋等)致函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控诉国民党当局非法逮捕、滥施酷刑以及反省院种种残酷虐待的事实。随后又再函民权保障同盟,要求政府释放,以便参加抗日,并希望该同盟为争取释放一切政治犯而斗争。
1933年1月10日讯:日军第8旅团主力猛攻东宁,王德林部经过惨烈战斗,终因武装简陋,撤出东宁,东宁沦陷,王德林、孔宪荣率领600人及家眷、伤员,由团山子越过大乌蛇沟河(瑚布图河)边境线,退至苏联的勃尔塔夫卡农庄附近,集结修整。
1933年1月10日讯:第二十一师刘珍年部奉蒋介石命由山东南调参加“剿共”,是日刘在南京分谒蒋介石、何应钦,要求将所部调往东北杀敌,蒋嘱其暂时协助地方建设,静候中央命令。
1933年1月10日讯:日军两次进攻中国军队设在山海关城西的防线遭遇坚强阻击后,突然改变了进攻方向,今日集中兵力向山海关成犄角之势的九门口发动攻击。
1933年1月10日讯:张学良电令宋哲元:“第二十九军所辖各部应即移驻平东三河、宝坻、蓟县、玉田、香河一带驻防训练。”宋即令所部于当晚8时从驻地张家口开拔,23日全部到达指定地点集结。
1933年1月10日《申报》:北平息,马占山代表谈,马占山拟定离俄后,转赴日内瓦国联会,报告东北失陷后暴日阴谋手段,及义勇军抵抗经过。马部第一军长邰斌山、第二军长邓文、第三军长李海青及士兵,已经蒙省抵热省某地一带整顿补充。俟马返国后,仍率领赴黑,继续反攻抗日。(9日专电)
1933年1月10日讯:日军第十师团园部支队骑兵第十联队9日从绥芬河出发进攻东宁。是日,吉林国民救国军总司令王德林在东宁抗敌,因弹尽援绝,王率部600余人退入苏联国境。
1933年1月10日《申报》:北平息,郑桂林部占领高岭后,日军以千五百人反攻,利用坦克飞机,向高岭猛攻。昨激战甚烈,双方伤亡甚众,同时郑桂林部向前所猛攻,伪奉山路沿线有激战。(9日专电)
1933年1月10日讯:红军第一、五军团乘胜分三路围攻临川。陈诚令调第十一、十四、二十三、九十等师防守。18日,陈亲赴临川坐镇指挥。
1933年1月10日《申报》:北平息,在榆关阵亡安德馨营长尸体,经清真寺友人收殓,今运平。何柱国电军分会,请代为设法棺殓安葬安德馨营长。(9日专电)
1933年1月10日讯:行政院会议,一、决定设中央古物保管委员会,聘张继、戴季陶、蔡元培等11人任委员;二、通过《举办航空公路建设奖券计划大纲》及《奖券条例》,规定每年发行奖券四次,共2000万元。
#抗战影像#一名身穿昭五式立领军服、头戴九零式铁兜的日本陆军列兵。
1933年1月10日《申报》:秦皇岛息,路透特别访员昨夜抵此时,日军舰曾用探照灯照射火车,盖防华军开抵之故。秦皇岛华兵司令刘少校声称,榆关一役,华兵约死二百人,伤四百人云。华军现沿石河设第一道防线,该河距榆关西仅约一里,何柱国司令部设于海阳,距秦皇岛西北约5里。刘少校切言无援可望由西开抵,秦皇岛之商店自榆关开战后,大半关门,今日已有若干复开。(9日路透社电)
1933年1月10日《申报》:北平息,侵榆日军连日积极增兵运械并在榆关城上筑就炮位16座,装置15生(注:150毫米)的重炮。石河前线,昨今平静,敌与伪军混合赶筑防御阵地,谋坚守,敌暂取守势,拟以锦榆主力移热边,谋大举进攻。(9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