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4月2日讯:日伪军总攻吉林农安。3日,李海青自卫军弃农安退扶余。
1932年4月2日讯:张发奎部由醴陵出发入赣“剿匪”。
1932年4月2日讯:上海《时事新报》馆资方为增加收入,强迫工人代印《大晚报》,工人以未得报界工会命令,拒绝承担。资方诬陷工人“煽动罢工”,将全体工人驱逐出馆,封锁大门,又擅自拘捕工人马德仁等八人,事件遂扩大。《申报》、《新闻报》、《时报》等全体工人均发表宣言,支持《时事新报》工人斗争
1932年4月2日讯:西康省防军司令格桑泽仁在康叛逆行动,经蒙藏委员会向行政院请示处理。是日,行政院电令刘文辉勒令格桑泽仁自行取消西康省防军司令及建省委员会委员长等职,听候查办。
1932年4月2日讯:国民政府任命洪中为军政部兵工署署长,原兼署长陈仪免职。
1932年4月2日讯:国民政府改组侨务委员会,免去林森、吴铁城、周启刚等38人侨务委员会委员职务,任命吴铁城、周启刚、林文庆、陈嘉庚、胡文虎等53人为侨务委员会委员,指定吴铁城、周启刚、曾养甫、萧吉珊、黄吉寰、戴愧生、陈孚木、曾仲鸣、林柏生为常务委员,吴铁城为委员长,周启刚为副委员长。
1932年4月2日讯:四川省抗日义勇军敢死队成都第一队队员百余人,由队长陈潜夫率领,是日到达淞沪前线,编入第十九路军翁照垣之第一五六旅。
1932年4月2日讯:国民党中执委复电粤中委萧佛成等3月24日电,说明此次上海停战谈判是根据国联决议确定停止敌对行为及撤退日军办法,不涉任何政治问题,表示中央对日方针,“具长期抵抗决心,以不丧权辱国为主旨”。
1932年4月2日讯: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举行临时会议,讨论外交问题,集中讨论如何应付僵持之中日停战会议。
1932年4月2日讯:上海各团体救国联合会派代表见外交次长郭泰祺,要求对日军撤退地点及时间勿迁就。
1932年4月2日讯:日方代表陆军参谋长田代皖一郎在军事小组委员会上讨论撤兵地点时,节外生枝,询问我国军队在苏州河以南与南市、浦东等处之防务情形,我方以此事与停战会议无关,严词拒绝。
1932年4月2日《申报》:天津息,石安全去年11月辞职,率同志出关,组织义勇军,奋勇杀寇。嗣被推为义勇军第13路总司令,近在绥中,与寇激战十余昼夜,被流弹击伤腰部,昨送入北平德国医院。(1日专电)
#抗战影像#侵占我东北的日本关东军,向检阅其的军官行持枪礼。
1932年4月2日《申报》:北平息,绥中日军为迎击义勇军,一部由绥北经高岭堡村前进,因恐中伏,沿途开枪乱射,村民闻声疑系股匪袭击,亦鸣枪示威。日军误为抗拒,愤甚,竟攻入该村,将全村房舍纵火焚毁,男女老幼二百余名,悉遭屠杀,状极惨暴。(1日专电)
1932年4月2日《申报》:北平息,外讯,日军以马占山、熙洽等部未能如期出发,今早森司令部,定明晚总攻农安,自卫军李海青部集中主力于六间房北方,迎击日军。(1日专电)
1932年4月2日讯:浙江建设厅丝绸救济会决议:一、请国民政府规定茧价;二、旧存丝茧设法推销及补偿损失;三、增加人造丝原料及织物进口税;四、劝民众勿买叶养蚕;五、电国民政府设法代为烘茧,并组织丝绸救济会。
1932年4月2日讯:中日停战会议续开,日仍坚持不确定日军撤退期限。日方利用汉奸组织闸北地方维持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