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直播

让我们与抗战中的国人一起经历每一个日日夜夜,感受他们曾经的屈辱与绝望,感受他们的光荣与梦想。

0%

1932年02月12日

  • 1932年2月12日讯:沪纳税华人会函公共租界工部局,提出三项要求,并表示非达目的,决不开市:一、日军完全退出上海;二、工部局收回租界警权,追查失踪居民;三、制止日人暴行。

  • 1932年2月12日讯:驻沪英、美领事与中、日当局商定,是日晨8时起,停战四小时,救出战区难民3000多人。

  • 1932年2月12日讯:国民政府令:特任宋子文为中央银行总裁。

  • 1932年2月12日讯:上海领事调查团第二次报告书电送国联,略称:“虹口入于恐怖之中”、“攻势完全出于日军之手”;“何方破坏休战协定,委员团不能决之。”

  • 1932年2月12日讯:中国驻国联代表颜惠庆通知国联秘书长德鲁蒙,要求根据《国联盟约》第十五条赋予之权利,召集国联行政院特别会议,讨论中日事件。

  • 1932年2月12日讯:何应钦致电蒋光鼐等,“请即严令南市守军不得有挑战行为。如日兵舰或军队未向我攻击时,不许发挥射击,避免南市糜烂”。

  • 1932年2月12日讯:何应钦致电吴敬恒解释“适可而止”,称:“所谓适可而止者,盖本自卫限度,勿使事态扩大,而期得到各国同情,予暴日以悟境,稍戢凶锋,另图解决和平。”

  • 1932年2月12日讯:英、美、法三使到沪斡旋中日和平,是日英使蓝普森、法使韦礼敦晤日使重光葵,交换私人意见,对于和平问题尚无具体意见。

  • 1932年2月12日讯:何应钦将与日方商洽停战办法电告蒋介石,称:“商诸真如(陈铭枢)、钧任(罗文幹)诸兄,共同决定办法如下:双方自动撤退,即:日军撤至租界内,我军撤至相当地点。两军撤退之中间设一和平区,由双方公同请中立国酌派小部队暂时驻扎。所有和平区域内之行政、警察,仍 …

  • 1932年2月12日讯:宋子文致电徐州蒋介石报告在沪与英使商谈调停沪案办法,称英使“愿调停如下:一、中国军队退出上海特别市全区,由警察维持,至国联调查委员会三星期内到沪后再定;二、日军退至未战前原防,并退出吴淞所占各地”。

  • 1932年2月12日讯:汪精卫以外交紧迫,沪案未决,电蒋介石、冯玉祥、李济深、朱培德等在徐州举行会议,会商大计。

  • 1932年2月12日《申报》:上海本埠息,盘踞吴淞蕰藻浜南铁路总工厂之日军,于昨日8时许,拟偷渡蕰藻浜,分左右两翼冲锋。左翼自杨家宅及军工路,以陆路炮及手提机关枪向浜北猛攻,右翼自胡家桥周家桥向北轰击。日军中并有身穿救命马甲者,拟搭浮桥过河。当为我军猛勇抵御,剧战1小时,敌军不支而退。

  • 1932年2月12日讯:陈铭枢电第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等,略称:“达天(王俊别字)求和当然无效,如日军早退入租界,闸北由第三国军队居间,我军方可与磋商,否则全功尽废”;“民族一线生机,只有不计死亡,持久抵抗”,望坚持到底。

  • #抗战影像#国外记者拍摄的照片,“一·二八”事变中上海市民义勇军大刀队

  • 1932年2月12日讯:宋庆龄在上海亲往前线慰问第十九路军。[配图为宋庆龄(左5)在前线慰问第19路军将士,与蔡廷锴(左4)等]

  • #参战装备#荷兰哈以哈HIH75毫米步兵炮(四):1933年希特勒纳粹党执政德国后撕毁凡尔赛条约,要求国外投资的德国企业回国建厂,莱茵金属公司出售了HIH-Siderius分公司股份给一家荷兰银行,不久后该公司倒闭。由于炮弹和零部件难以供应,中国军队的哈以哈步兵炮无法使用,在全面抗战爆发时已难觅踪迹。

  • 1932年2月12日讯:中法学术考察团抵北平。

  • 1932年2月12日《申报》:上海本埠息,昨日沪各地战线,吴淞略有炮声,其余各地枪声亦稀。而日本飞机,则大为活动,到处抛掷炸弹,威胁于两租界,损害最甚者,厥为永安第三纱厂。

  • 1932年2月12日讯:闸北上午停战四小时,下午4时起,日军开炮轰击,入晚尤密。9时后天通庵路、虬江路等处有激战,至11时许敌全部溃退。吴淞方面,日军七八百人于6时进攻蕴藻浜,并分兵至曹家桥偷袭,均被守军击退。下午,日军千余人由曹家桥南岸偷渡蕴藻浜,被第六十一师第六团击退。

  • 1932年2月12日讯:中国代表依据国联盟约第十五条第九款,请求召集国联特别大会处理中日纠纷。国联理事会不顾日本代表的极力反对,决定将中日冲突移交国联大会处理,并以3月3日(日内瓦时间)为大会开会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