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2月11日讯:北平军事整理委员会成立,理事长为张学良。张在成立会致词称:“北平军事整理委员会之组织,即根据前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拟在北平设立分会而成立,因华北驻军甚多,颇不一致……故设立一军事整理委员会,以便整理划一,俾易于联络感情。”
1932年2月11日讯:汪精卫电促朱家骅到教育部主持工作。
1932年2月11日讯:立法院在京职员电请孙科入京主持院务。
1932年2月11日讯:北平香山慈幼院院长熊希龄电第十九路军将领,表示愿抚恤殉国将士遗族:“凡殉难将士之父母兄弟姐妹妻子,无力赡养者,均为设法照料,其无父母之子女,则尽收入各慈幼院及其它孤儿院,为之教养。”
1932年2月11日讯:上海市商会发表宣言,反对日外务省所提沪、汉、津、穗、青为不驻兵区的主张,指出此主张为“日本军阀之发狂”。
1932年2月11日讯:吴佩孚在北平招待新闻记者,称“家不和,外人欺”,主张“攘外必先和内”。
1932年2月11日讯:吴铁城复牒日领,中国方面力求防止战祸扩大,希日方勿重起纠纷。
1932年2月11日《申报》:东京讯,今晨有东京帝国大学激烈派学生若干人,在大学正屋外开会,向同学数百人演说,且散发传单。上印“停止帝国主义的战争“种种之标语。续乃手挥红旗,以图游行各街道,旋与警察大队相遇,即被将游行队冲散,并捕去首领25人。(10日路透社电)
1932年2月11日《申报》:北平息,青林自卫军司令李杜自呼兰通电,报告所部集中宝县巴彦一带,与护路军合组联军司令部,决抗日到底。(10日专电)
1932年2月11日讯:京沪卫戍司令陈铭枢致电第十九路军将领蒋光鼐等,不同意何应钦等“避免再战”之议,表示“必须贯彻全军牺牲之初心,以完成民族命运所寄托之使命”,勖勉“再接再厉,完成此空前启后之绝大使命”。
1932年2月11日《申报》:广州息,粤空军第二中队长丁纪徐,10日晨10时,率全队战斗机7架,出发援上海之第19路军。起飞后,全市万人空巷出外欢送,燃串炮,情形壮烈。留粤各机亦凌空欢送,散发传单,航空救国,还我山河。丁队长临行诀别函与张惠长凌光锐,具必死之念,身后事请照料。陈济棠对每机师…
1932年2月11日讯:王俊密电何应钦,称:“本日与蒋、蔡、戴商谈,双方停止射击,以为和平交涉之准备,因日方陆海军闹意见,陆军不能讲海军之话,故无圆满之结果;但本日战况已比以前缓和。”
#参战装备#荷兰哈以哈HIH75毫米步兵炮(三):装备该炮的第五军炮兵部队在“一·二八淞沪抗战”中有力支援第19路军作战。该炮曲射弹道性能、射界、射程和威力领先于当时日军装备的大正11年式37毫米平射步兵炮,导致实战中日军步兵炮被其火力完全压制。日军吸取教训,加速研制出九二式70毫米曲射步兵炮。
#一二八淞沪抗战#1932年2月11日讯:孙中山夫人宋庆龄至吴淞镇阵地慰劳前线官兵,此时敌侦察机在上空飞过,并一再放枪。[图为宋庆龄(左5)在前线慰问第19路军将士,与蔡廷锴(左4)等合影]
#抗战影像#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横行在上海街头的日本特别海军陆战队装备之英制维克斯M-25型轮式装甲车。
#抗战影像#1932年“一·二八事变”中,横行在上海街头的日本特别海军陆战队装备之英制维克斯M-25型轮式装甲车。
1932年2月11日《申报》:接上条,闸北日间甚为沉寂,晚7时后,敌大队在猛烈炮火掩护下,由福生路冲攻我宝山路防线。激战至8时50分,敌不支败退。我军乘胜追击,阵线进展至虬江路北四川路口,敌飞机昨仍四处掷弹侦察。上午11时,在青云桥被击落1架,日机师均殒命。
1932年2月11日《申报》:上海息,日军二度总攻吴淞失败后,静待增援陆军开到,再作大举,昨日,吴淞闸北两度战况,故较和缓。惟日舰9艘,昨午1时起,在三夹水洋面,以重炮轰击吴淞炮台。我军应战甚力,4时始止。陆路方面,昨晨2时日军数百,偷渡蕰藻浜,被我全部歼灭。上午9时,敌复沿军工路进攻,…
1932年2月11日讯:上午8时起,日军以重炮、飞机向闸北、八字桥、江湾阵地轰击。11时开始向八字桥进攻,使用世界禁用之达姆弹,至午后5时许始被第十九路军击溃。吴淞蕴藻浜附近敌向我铁桥边阵地攻击,旋被击退。日机在沪各处掷弹,永安第三纱厂、吴淞各大学均受损,持志大学全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