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年11月27日讯:法国驻日大使马戴尔通知日外相币原,谓张学良已向驻平法使声明,准备将锦州驻军撤入关内,并准备设立中立区,警务与民政由中国负责。日政府答复:日本欢迎张学良撤兵,但中立区警务与民政须由中日双方协商,无须外人干涉。
1931年11月27日讯:日本参谋部以北宁路战事开始,召集紧急会议,决定不问国联理事会如何行动,日军不再延迟进攻锦州的行动。同日,日外务省电告白里安,声称日军自9月18日以来,所有一切行动皆属“自卫”,并诬我国军队集结锦州,扰乱日军,致发生目下锦州危急情形。
1931年11月27日讯:驻天津日军继续向华界开百余炮,毁坏建筑多处。日租界当局令界内居民,在12小时内退出,否则不负保护责任,日界内居民遂纷纷逃出租界。驻津日军司令香椎向河北省、天津市当局抗议,要求中国保安队及警察在36小时内解除武装,中国军队沿铁路线间20里内不得驻扎 …
1931年11月27日讯:外交部公布:锦州安全问题,中国政府已完全接受国联设立中立区域之决议,并将相应之训令电告锦州驻军将领照办。
1931年11月27日讯:日关东军司令本庄令混成第四旅团沿北宁路进入大凌河掩护主力进入辽西,令第二师团主力及第三十九旅团主力紧急开往奉天,迅速集结,出击锦州,进入山海关。
1931年11月27日讯:日军乘铁甲车一列、兵车两列由新民向饶阳河攻击,经饶阳驻军抵抗,日军暂退白旗堡。
1931年11月27日讯:东北军旅长10余人在北平向张学良请缨抗日,张答:“一切已派万福麟面向蒋总司令请示,即有答复,军人以服从为天职,行动当以中央命令为根据,学良与各旅长在同一立场之上,中央苟有命令,自当身先士卒。”同日,张学良电令各军,严加整饬,淬砺部属,准备为国效命。
1931年11月27日《申报》:天津息,土肥原二次来津,寓常盘旅馆,化名山田,近易名中村,日来活动甚力。据传,溥仪对复辟条件1)须得欧美各国承认2)须有真正民意之拥护。日本对其条件感觉难办。土在津组织暗杀团,谋刺党政要人,已组织24队,每队5人,日韩浪人占多数,赏单中列名甚多,刺死一人…
1931年11月27日《申报》:北平息,锦州电,日军25占新民车站,迫魏县长服从沈阳地维会命令。魏拒绝,已逃营口。日军渡河向田庄台盘山前进,26将在沟帮子,与我军接触。锦人民极恐慌,我方决采取自卫手段,掘壕防御。(26日专电)
1931年11月27日《申报》:哈尔滨息,黑东各县民团纷起,胡匪大小股亦均揭义旗,团结救国,并派代表见马占山,请招抚,马已允收编。(26日专电)
1931年11月27日讯:中央大学教授发表《告学生书》,劝学生在此国难严重时期,不宜互相责难,应对内团结,对外不屈,决莫空言宣战,奔走请愿,罢课废学,应致力于救国之知识准备。
1931年11月27日《申报》:哈尔滨息,黑军步兵苑崇谷旅吴松山旅开克山拜泉布防。该方在黑军未退却前,即筑有坚固阵地。马占山24日到拜泉克山布防,25晚返海伦。(26日专电)
1931年11月27日讯:上海各大学请愿学生在国民政府门前守候一昼夜,蒋介石方出接见,除口头表示接受请愿,声明“如果三年以后失地不能收复,当杀蒋某人头以谢天下”外,并书写保证:“本主席效忠党 国,早具决心,对于诸生请愿自可接受”,“望诸生转告同学,安心求学,拥护政府,各尽天 …
1931年11月27日《申报》:天津息,日兵以河南丸由大连运炮弹260箱,有铁甲炮舰护送,26晚进口,直放天津。26夜可到,拒绝海关干涉。(26日专电)
1931年11月27日《申报》:天津息,26晚8时10分,西广门怀庆里南关下头等处,发现便衣队,有手提机关枪(注:冲锋枪)甚多,并有小钢炮数尊,先闻步枪声,继开机枪声。8时半,炮声隆隆,英美法兵紧急出动,在墙子河外警戒。8时40分,日兵在海光寺,开始放机关枪。(26日专电)
1931年11月27日讯:粤方国民党四全大会退席代表220余人在香港通电,声明退出会议真相,并电汪精卫表示拥汪,“同尽救国之责”。同日,胡汉民等由沪抵港,与孙科、陈友仁、李文范等会商调解粤分裂局势之办法。
1931年11月27日《申报》:天津息,今晚8时50分,日军部对外宣称,中国地便衣队与中国军警队开火,流弹飞入日界甚多。军部为自卫计,下令日兵紧急出动,同时日界电灯全灭。各路电网均通电流,布置既妥。日兵营首开机枪,9时半,东南角发现便衣队300余名,9时50分,日军在中原公司六楼及海光寺并闸口…
1931年11月27日讯:红军彭德怀部攻克会昌城。
1931年11月27日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表对外宣言,宣布本政府“主张取消一切帝国主义国家过去同中国地主资产阶级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一切中国的统治者为了镇压中国民众运动为屠杀而借用的外债”。本政府的“最后目的,不但在打倒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而且在打倒帝国 …
1931年11月27日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在瑞金召开第一次会议,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并于中央执行委员会之下,组织中央人民委员会为中央行政领导机构,选举毛泽东为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王稼祥为外交人民委员,朱德为军事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