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4日#拉贝#中国人看上去执意要守卫城市,因此中国人有可能会愤怒的拒绝我们的建议,危及筹备成立的中立区..难民们开始搬进安全区。一份小报告诫中国人不要进入”外国人”的难民区.这家煽动性的报纸写到,即使城市遭到炮击,中国人也应当正视危险,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的义务..新闻发布会的消息如图
1937年12月4日:国立浙江大学迁至江西吉安、泰和,开始上课。
1937年12月4日:陈济棠先后向财政部捐款港币700万元,充作国防抗战之用,国民政府特令褒奖陈氏爱国热忱。
1937年12月4日:#东史郎#部队凌晨出发行军,意欲避开我军小股部队的阻击直捣南京,天气寒冷的厉害,冻得东史郎几乎要哭出来。天明的时候,日军在一所村子里抓住五男一女,将男人刺死,而女人则为之殉情,深深震撼了东史郎。日军为了暖和一下,经常点燃民居。“我们都成了杀人魔王和纵火魔王”。
1937年12月4日#蒋介石日记# 倭俄均欲以中国为战场,以中国为牺牲品,我国又焉能不亟图自强哉!
1937年12月4日:#魏特琳#发觉没有卡车,如何把大米运进城成为一个难题,已经买不到盐和油了。魏特琳听说意大利在帮助日本,而俄国在帮助中国。
1937年12月4日:蒋介石召见卫士队区队长俞洁民,令其率领两班军装卫士暂留南京,归属南京卫戍司令长官节制。主要任务为看守两只停泊在下关的小兵舰,意在向守城部队官兵说明有蒋介石卫士看守兵舰,蒋并没有离开南京。俞后来于11日乘此两兵舰撤离南京,经九江往汉口。
1937年12月4日:上海,高桥地区民众自行组织治安保卫工作,并与日军交涉可否在高桥不派驻军,日军经过考虑,撤离了该地区。
1937年12月4日:字林西报关于目击者观看我飞机轰炸日舰的描述和感受
1937年12月4日:为适应现代战争,英国对陆军军官进行改组,大力提拔少壮军官担任要职,积极实施国防伟大计划
1937年12月4日:意大利报纸发表文章抨击民主国家。据信此文章为墨索里尼亲笔撰写,文章宣称意大利宁可舍弃牛油而取大炮。
1937年12月4日:德国外交部将调停中日和谈经过备忘录送达日本,探询日方态度
#亲历#齐邦媛在《巨流河》中记录了她从南京逃往汉口的经过:黑暗的江上,落水的人呼救、沉没的声音,已上了船的呼儿唤女的叫喊声,在那个惊险、恐惧的夜晚,混杂着白天火车顶上被刷下的人的哀叫,在我成长至年老的一生中常常回到我的心头。那些凄厉的哭喊声在许多无寐之夜震荡….
1937年12月4日:蒋百里在汉堡发表演讲,畅谈中德友谊,认为德国目前不会承认伪满洲国。
1937年12月4日:日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就南京路炸弹案照会工部局:1.日军有随时开入公共租界之权;2.英捕应防止类似事件发生;3.如工部局采取之办法不能满意,日军得采取必要之行动;4.如租界不取缔抗日行动,日军将保留检查行人及住宅之权
#抗战漫画#互惠的平等观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4日讯:第五十一师师长王耀武发现淳化镇,牛首山一代预先做好的钢筋水泥国防工事,有的已经被土掩埋,有的机关枪掩体打不开门,机关抢掩体的枪眼都做的太大,极易为敌人发现目标。遂令部队抢修。
1937年12月4日:美令全体侨民尽速离京
1937年12月4日:四川各界慰唁饶国华师长家属
1937年12月4日:军事委员会电令各省政府,为肃清奸细,维持治安,特由本会加委各县县长兼任军法官,遇有奸人、敌探以及敲诈勒索各项情事,应立即依照现行陆海空军刑法暨战事军律及惩治汉奸各项法令规定负责处理。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4日讯:进攻广德的日军从十字铺一路烧杀至郎溪县城,郎溪沦陷,公路两旁600多居民被杀,宣城狸桥周围几十里范围的大小村庄悉数着火,近7000户遭殃。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4日讯:日军第九师团已到达淳化,与其对阵者为51师王耀武,51师亦为从淞沪战场撤下来的疲惫之师,但装备尚可。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4日讯:目前在句容与汤山镇之间,叶肇和邓龙光指挥的来自广东的66和83军,已和中岛第16师团接火。中国军队虽号称两军,但实际为4个师,其中3个师是从淞沪战场上撤下来的,兵力已损失大半,总兵力在2万人左右。中岛师团未参与淞沪会战,自长江口登陆,乃是生力军,士气正盛。
1937年12月4日:蒋介石巡视南京周围阵地,部署首都保卫战。目前南京东南面之正面阵地(江宁、牛首山、淳化镇、汤山、龙潭一线)和南京复廓阵地(雨花台、紫金山、乌龙山、幕府山及南京城郭)已全面部署完毕。
1937年12月4日:日军答复,在可能范围内,尊重南京难民区安全。国际救护会已决定进行布置。
1937年12月4日:申报报道:上海,昨约6000名日军通过公共租界,在经过南京路广西路口时,自路旁人群处抛出手榴弹一枚,炸伤日军三名。同时一华人(或韩裔)高喊口号跳窗而死。日军搜查通行证直到九时。
#南京保卫战# 1937年12月4日讯:在句容以东40里处,日军先遣侦察队与国军前哨部队发生了短暂的交火,南京保卫战外围战役打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