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2月1日:德国外交部长牛赖特会晤我驻德大使程天放,希望中国接受日本和平条件。
1937年12月1日:日本驻香港总领事胁迫港英政府,制止在港华人抗日活动,谓“如再容忍此种活动,则恐香港终将陷入中日争端之漩涡”
1937年12月1日:南京,#魏特琳#准备在校园里升起8面美国国旗,并在草坪上放置30英尺的美国国旗,以此保护校园不受侵犯。罗小姐告诉魏特琳,最危险的时候可能会有200名左右的妇女和儿童到学校避难。
直播评论:江阴要塞的撤退中,112师较为顺利,但守卫花山667团残部与敌遭遇,全团殆尽。103师则遭到夜袭,613团团长罗熠斌上校、副团长魏自选中校、第618团副团长梁之模中校均在白刃接敌中牺牲。所幸受伤之高级干部均先期撤出。我4个团近于全灭,估计伤亡人数在8000人左右,而敌之伤亡估计在2000人。
1937年12月1日:九世班禅额尔德尼大师由青海返回西 藏途中,是晨圆寂于青海玉树,遗嘱全藏官民僧俗,努力汉藏和好。(感谢@veilsOfLight @契尔年科- 勘误)
#江阴要塞战役# 1937年12月1日下午6时,刘兴总司令在江阴召集军事会议,会议中,刘兴总司令接获南京卫戍长官部电话通知撤退,于是即席下达撤退命令。刘总司令命令自1日夜8时起江阴要塞向江阴西门外进行掩护射击掩护部队突围。12时之后破坏要塞,要塞人员渡江由靖江向镇江撤退。
1937年12月1日:中华慈幼协会救济战地灾童
1937年12月1日:不包含特别军费,日本下期预算达28亿6千八百万元
1937年12月1日:日机轰炸诸暨,炸死平民700余人。
1937年12月1日:对于英法会谈,德意持保留态度
1937年12月1日讯:日军重新编组第11战队,以近藤英次郎少将为司令。战队主队辖安宅号、坚田号及鸟羽号,掩护队则辖八重山号、栗号、毋号及莲号。扫雷队辖扫雷拖船4艘,警戒队辖津号、比良号、势多号、嵯峨号,协力部队为水上机母舰神川丸。原司令谷本少将因战败撤职。
1937年12月1日:粤省加紧征兵
1937年12月1日:石友三部夜袭大名日军
1937年12月1日:蒋委员长巡视首都防务,公共汽车停止开驶,各要点设置障碍物
1937年12月1日:日陆战队,填防浦东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 松井石根据第8号大陆命,下达作战任务:上海派遣军12月5日开始行动,重点保持在丹阳、句容公路方面,击败当面之敌,进入磨盘山山脉,以一部从扬子江左(北)岸攻击敌之背后,同时切断津浦铁路及大运河;第10军12月3日主力开始行动,以一部从芜湖进入南京背后,进入溧水附近
#南京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讯:日大本营正式下达“大陆第8号”命令,命“华中方面军司令官与海军协同,攻占敌国首都南京”,同时下达“华中方面军”战斗序列令,编成的指挥系统与11月7日“临参命”第138号下达的“华中方面军”编制相同,即由“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指挥”上海派遣军”和第10军。
1937年12月1日讯:潘文华暂领145师,退守宁国、青阳一线。
1937年12月1日:饶国华遗书:“今后深望我部官兵,奋勇杀敌,驱寇出境,还我国魂,完成我未竟之志,余死无恨矣”
#抗战人物录# 饶国华,1894年12月7日生,名厥卿,字弼臣,四川资阳县东乡(今雁江区宝台镇)张家坝人,后入川军刘湘部任连长,后以战功升迁,抗战任145师师长。于广德、泗安与敌血战,因属下临阵脱逃而丢失阵地,愤而自杀殉国。 川中感念,陪都普降半旗,资阳立祠,成都塑像,墓葬于宝台寺甘溪沟南坡
#广德保卫战# 1937年12月1日讯:日军派出军使劝降145师残部,饶国华宁死不屈,战至当天晚上,弹尽援绝。饶国华遂回广德城附近的后方师部,致信给刘湘、唐式遵,说:“刘汝斋不听指挥,以致兵败,职唯有不惜一死,以报甫公知遇暨川中父老之情。“将军后于郎溪县十字铺阵地自杀殉国。
1937年12月1日:江阴失陷,丹阳成新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