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11月9日:各米粮团体分赴产米地区采购大米供应上海市民,存米数量有所减少,但小麦数量颇多,上海市民决无饥饿之虞。租界方面也已紧急从国外采购大米。
1937年11月9日,晋察冀军区成立后,需成立统一抗日民主政权,周恩来致电朱德、彭德怀、任弼时并聂荣臻,就政权民主化提出建议:先成立抗日的县、区、乡政委员会、民选议会,进而产生省、区民主政权。但在目前情况下亦可由驻军代表、动委会代表及各民众团体代表组成省政权(临时)委员会,报阎锡山批准
1937年11月9日:慈善联合会设壮丁收容所,加以训练后分赴各处服务
1937年11月9日:敌机轰炸引起的沪南大火至午间仍未熄灭
1937年11月9日:淞沪警备司令杨虎强调在检查时应本着维护商贸原则,不得留难,违者可指名投诉。
1937年11月9日:专论,战时对外贸易调整问题
1937年11月9日:全国基督教开展分文救济运动,每人定日捐一分,按日交付,以救济难民
1937年11月9日:旧金山消息,美国工会和工业组织委员会组成抵制日货大会,要求政府对日武器禁运,并劝告商家勿购买日货
1937年11月9日:伦敦盛传苏联与意大利将绝交
1937年11月9日:日再次拒绝出席九国公约会议,顾维钧向美国呼吁维护条约,主持正义
1937年11月9日:顾维钧在布鲁塞尔宴请蒋百里
1937年11月9日:香港消息,敌派遣大量台籍间谍在港澳设立特务机关刺探我军情
1937年11月9日:旧金山消息,日本过去五年中向美购买军火较前增5倍
1937年11月9日:第三战区自上海撤退军队陆续抵达,青浦、白鹤港一线聚集难民及军队总数超过100万人,已成为日本飞机的靶场
1937年11月9日:厦门消息,敌舰炮轰厦门,企图掩护陆军登陆被击退
1937年11月9日:南京消息,吴敬恒在中央纪念周上做报告:长期抵抗中的进退是应有的过程,不要把过程中的进退误看成胜败,全文附图。
1937年11月9日:常熟消息,敌机在上空散布荒谬刊物
1937年11月9日:孙元良:我奉命在安亭等待,看见左侧友军纷纷撤退,经联络才知全线继续向西退却,我很惊异,何以前敌总司令不及时下令,以致我措手不及,没时间部署一切。
1937年11月9日讯:八路军总部指示第115师直属队和第343旅适时转移吕梁山脉创建抗日根据地,第129师则在晋东南创建抗日根据地。
1937年11月9日:敌机袭击津浦线客车,死伤乘客二百余人
1937年11月9日讯:平汉路战况激烈,战情胶着,日军14师团分3路向棘针寨、吴兴寨、刘家拐、德政集阵地猛攻,我37师111旅被日军包围,经苦战后撤至西店集、王村集一线。进攻我东、西孟同阵地的日军被击退,唯守军伤亡巨大。日第27旅团由北渚向大名方向运动时遭第77军骑兵夜袭,于西韩村附近受重大损失。
右翼军团总司令张发奎:我仍基于上级的指示而下达三个集团的撤退命令,以完成我的手续,而我命令中的各种规定,恐没有办法实施,因为各部队已早于我的命令下达之前而自动开始退却了。
[抗战人物录] 吴克仁,1894年生于吉林省宁安县三道湾,1915年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炮兵科,入奉系,抗战中任67军军长,先援马厂29路军,后阻平汉路日军于漳河,11月调往淞沪,死守松江3日掩护我大部队撤退,9日撤退渡河时牺牲,遗体或入海,竞被诬为投敌,67军番号取消,81年方真相大白,后追认为烈士。
1937年11月9日讯:松江陷于敌手,67军突围至青浦和昆山交界的白鹤港,但河桥已被敌机炸毁。部队泅渡过河时遭敌袭击,吴克仁军长不幸中弹牺牲,遗体未能寻获,或入大海,时年43岁,同时殉难的还有军参谋长吴桐岗等。
1937年11月9日:南京消息,蒋委员长接见外国记者时表示相信九国公约会议会有成就,否认会外调解的说法,他认为中日直接交涉,无异于加重中国危机。在公理未伸张前,唯有坚忍抵抗到底。
1937年11月9日,日陆军第16师团分成几个梯队依次自大连港启航前往上海。 第16师团组建于日俄战争,师团长为中岛今朝吾。 第16师团是参与南京大屠杀的主要师团之一,被日本《东京日日新闻》等报纸大肆宣扬的所谓“百人斩”就发生在该师团。东史郎也是该师团士兵。
1937年11月9日:上海前线急需电话线、电话机、雨衣、麻袋、铁丝、草鞋、食盐,希望各界人士踊跃捐助
1937年11月9日讯:日军于拂晓开始向临邑主阵地进攻。5时30分的进攻以日炮兵向守军主阵地全线轰击达1小时开幕,尔后日步兵在3架飞机掩护下向临邑猛攻。第29师师长曹福林到临邑以北的李庄督战,激战至暮,双方形成对峙。
1937年11月9日,淞沪,由于撤退时机过晚且通讯不畅,今日撤退命令刚刚到达右翼军总司令手中。部队已陷于极端紊乱状态,各级司令部已很难掌握其部队。且因命令并未区分各军、师的转进道路,更未区分时间,均是向安亭方向撤退。几十万军队拥挤在有限公路,上有飞机轰炸、下有日军追击,争先恐后混乱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