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型关战役主要参战部队介绍4:第19军:军长王靖国,以三个旅兵力守代县,外加炮兵团附归19军序列,骑兵军以三个骑兵师置于集宁一带;第8军:115师,师长林彪;120师,师长贺龙。分别于平型关、忻口、原平一带展开。另有刘汝明军驻蔚县一带。
平型关战役主要参战部队介绍3:第2军:军长郭宗汾,辖71师,师长郭宗汾;202旅,旅长陈光斗;214旅,旅长赵晋;新编独立1旅,旅长陈庆华。 第34军:军长杨澄源,辖196旅,旅长姜玉贞;203旅,旅长梁鉴堂(此两旅包括旅长在内几乎全部牺牲)。
平型关战役主要参战部队介绍2:第17军:军长高桂滋,辖21师,师长李仙洲;84师,高桂滋兼。 第35军:军长傅作义,辖211旅,旅长孙岚峰;218旅,旅长董其武。 第61军:军长陈长捷,辖208旅,旅长吕瑞英;217旅,旅长梁春溥;新编第4旅,旅长于镇河。
平型关战役主要参战部队介绍1:总指挥:第六集团军总司令杨爱源(前期),第七集团军总司令傅作义(后期)。 第33军:军长孙楚(前期实际总指挥),下辖73师,师长刘奉滨;独立旅3旅,旅长章拯宇;独立旅1旅,旅长孟宪吉。第15军:军长刘茂恩,辖64师,师长吴庭麟;65师,刘茂恩兼
1937年9月11日讯:《第二战区平型关战役计划》。其“作战方针”为:“本军以利用山地歼灭敌人之目的,以主力配置于天镇、阳高、广灵、灵丘、平型关各地区,以一部控制大同、浑源、应县附近,以策应各方面之战斗,相机转移攻势。”
9月11日讯:广东张发奎第8集团军赶到淞沪战场,组成右翼集团军,转进至杭州湾北岸;张治中集团军为中路退至浏河、罗店、蕴藻滨;陈诚集团军为左翼退守江湾、洋泾一线阵地。蒋介石自兼第3战区司令长官,指挥淞沪会战。
9月11日讯:九宣闸附近梁官屯、王善政屯等村又陷。烧窑盆、十八户、九宣闸前后受敌,危急万分,守军遂退出南撤。途中,一些官兵利用船只尽量收容沿途受伤兵士、百姓,送往后方医院。百姓感激,称其“仁义之师”。静海遂全境失陷。
9月11日讯:日军第9师团,第13师团于,第101师团被编入上海派遣军战斗序列。第9师团长吉佳良辅中将,金泽编成,第13师团长获洲立兵中将,仙台编成,第101师团长伊东政喜中将,东京编成。上海方面日军步兵师团数达到5个,并有重藤支队、海军陆战队的支持。
1937年9月11日,平绥东段战斗,日军击溃驻守天镇的第399团占领天镇后,大肆烧杀抢掠、奸污妇女,数千名天镇百姓几乎无人幸免,其状之惨,令人不忍闻睹。天镇屠城是卢沟桥事变后日军在华首例大规模暴行。
1937年9月11日讯:阎锡山要求周恩来协助制订第二战区作战计划。周恩来只用一天时间就拟定了计划。阎锡山惊佩不已,连叹:“写得这样快,这样好,如能这样打,中国必胜。”
1937年9月11日,平绥东段战斗,日军以飞机、大炮将天镇东北城角击毁。其步兵乘势猛冲,仍被守军击退。但是守军已连续苦战数日,城内粮弹均缺,遂突围。天镇城终被日军占领。
1937年9月11日讯:平型关战役即将打响,为了协调各部队行动,第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以及副长官朱德、黄绍、卫立煌、周恩来、彭德怀等多次会商作战计划。图为阎锡山
1937年9月11日讯:日军犯广灵。孙楚的73师被迫退至平型关南翼,阎锡山急调孟宪吉旅抢守平型关。图为孙楚
1937年9月11日讯:日军攻陷河北蔚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