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8日晚上12时,中南海怀仁堂里29军参谋长张克侠当众宣布宋哲元的口信:“今天晚上,宋委员长已经到保定去了。他认为孤军作战,战争已经不能再打下去了,让我宣布他的手令。”宋哲元已经接受了日军提出的条件,限29军明早1时前全部撤出北平,不许留下一兵一卒,北平的治安由代市长张自忠维持。
1937年7月28日,蒋介石日记:“倭寇攻进北平,虽廊房与丰台为我二十九军击袭恢复,然而北平近郊毫无工事布置,南苑,副军长(佟麟阁)阵亡,部队溃退,将士未经爆炸与炮声之习闻,乃即心却胆寒。宋军长六时离平赴保,北平城于夜十一时完全退出。闻张自忠代理冀察绥靖主任之说,未知其内容如何也”
28日快讯:留守南苑掩护撤退之29军董升堂、孙玉田部自南路突出,到达魏善庄车站以东地区后,得到当地群众帮助拆毁铁路,阻断日军巡逻装甲列车,安全通过平津路,终于抵达固安县城,所部尚余3800余人。
28日快讯:宋哲元率37师,已离开北京赴保定。
1937年7月28日,周恩来和博古、林伯渠返抵延安,同中共中央其它领导-人商议红军改编出动抗日事,决定:立即争取西安行营同意,红军集中三原改编,编足四万五千人,三个师上设总指挥部(将来可让步为军部),朱德任正职,彭德怀任副职。
1937年7月28日,据张自忠称:“那时大概是下午四点钟吧。宋委员长只在那房间里来回走着,寻思解决这一个当前的危机。这样保持了一个半钟点的静肃,终于他立定了身子,大声地说:‘我命令你守城,你得为国家出力,虽然牺牲你,你也得去干。’他说完了话,便立刻预备走。”
1937年7月28日,南苑战斗进行时,第37师一部借丰台日军驻屯旅团主力到南苑与北平之间担任阻击之机,向丰台日军发动攻击。南苑战斗结束后,下午3时,驻屯旅团返回丰台,将攻击丰台的部队击退。此时日军独立混成第11旅团攻占了清河镇,驻防该地的冀北保安部队第2旅退至黄寺。日独立混成第1旅团占领沙河。
1937年7月28日,下午2时,宋正与秦德纯、张自忠、冯治安、张维藩在进德社开会,研究南苑战事,突有郑大章师长仓皇来报,佟、赵阵亡,突围骑兵损失一半。宋大惊,后悔失策,“我中了日寇和齐燮元奸计,秦绍文误我。”(因上午日军派齐燮元假意议和时,秦德纯建议南苑守军突围到北平保存实力再行谋和。)
1937年7月28日,下午2时,宋哲元召开军政首脑会议,讨论部队行动问题。会上决定委派张自忠代理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长、冀察绥靖公署主任兼北平市市长。
【汉奸潘毓桂】时任冀察政务委员会委员的潘毓桂在参加完29军军事会议后,把29军反攻的全部兵力调动计划向日本人和盘托出,并指点日军在进攻南苑时集中攻击学生兵团驻地。27日南苑激战之后,潘把军部给佟麟阁、赵登禹突围的命令直接送至日本华北驻屯军第二联队长萱岛处,直接导致了佟赵两位将军的阵亡。
1937年7月28日,下午1时,南苑战斗结束。第29军副军长佟麟阁 在混战中壮烈殉国;第132师师长赵登禹 在向北平方向突围时,于大红门附近受敌截击,也英勇牺牲。
1937年7月28日上午,日军对29军在南苑的抵抗大为意外,为欺骗宋哲元,派齐燮元等送来了一个声明,先将事变责任悉推中方后,一面表示“我军亦绝对没有侵占华北领土之意”。宋发生动摇,于是下令何旅停止反攻,南苑守军佟麟阁、赵登禹率众向北平突围。
1937年7月28日,首先进攻的华北驻屯军第一联队率先突击了守军最薄弱的学生兵团驻地。南苑的这场战事,是学生兵们遭遇的第一场战争,也是其中大多数人遭遇的最后一场。这些握枪刚刚半个多月的学生兵,最后大半死在和日军的肉搏战中。但学生兵的浴血抵抗,也是日军遭遇的第一场硬仗。
1937年7月28日,上午8时,日军步兵在飞机、炮兵支援下,对南苑第29军营房展开进攻,主攻部队第20师团由南苑东南角和西南角展开攻击。集结于丰台的日军驻屯旅团主力同时向南苑进攻,切断南苑守军的北平方向的退路。南苑守军约2万人左右完全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