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6日,蒋介石日记:“自昨夜起至今晨九时,倭向廊坊三十八师攻击,今申(下午四时前后)又在北平广安门对战。倭必欲根本解决冀察与宋哲元,而宋始终不悟,犹以为可对倭退让苟安,而反对中央怨恨,要求中央入冀部队撤退。可痛心乎!”
1937年7月26日晚,秦德纯委托军政部潜伏参事严宽电报何应钦:“1.日致我通牒,限二十九军俭午前撤退,我方已将该通牒送回。2.和平已绝宋及二十九军将领已决心与城共存亡。至城外各方面,俟布置完毕,即行应战。望转电何公速派大量飞机及军队来北。等情。谨报。乞复转达。职宽叩。感戍。印”
1937年7月26日,广安门战斗刚刚停止,日本“中国驻屯军”便于当晚10时20分下达了攻击中国第29军的作战命令,确定日军将于于7月27日正午开始攻击。
1937年7月26日,蒋介石于下午9时回复宋哲元:“甲、北京城防立即准备开战,切勿疏失。乙、宛平城防立即恢复戒备。此地点重要,应死守勿失。丙、兄本人立即到保定指挥,切勿再在北平停留片刻。盯决心大战,照中(正)昨电对沧保与沧石各线从速部署。”
1937年7月26日,廊坊、广安门战斗发生以后,宋哲元感到日军大举进攻的时刻即将来临,于下午4时和当日晚间两次电报何应钦转呈蒋介石,报告日军给第29军的最后通牒和平津地区的局势,并求政府援助。
26日下午,结束廊坊战斗的日军驻屯军步兵第2联队第2大队分乘26辆卡车,从丰台向北平城内开进。该部日军意图强行进入广安门,遭广安门守军132师独立27旅刘汝珍团开火阻止,双方爆发战斗。
26日讯,香月清司向第29军发出最后通牒(由日军特务机关长松井面交秦德纯代收)。通牒中要求:部署在卢沟桥、八宝山方面的第37师,于明日中午前撤退到长辛店附近;北平城内的第37师由北平城内撤出,一并逐步撤退送往保定方面。通牒末尾称:“倘若不按上述方案执行……我军不得已只好采取单独行动。”
26日快讯:驻屯步兵旅团第2联队第2大队乘火车向北京进发,途经廊坊时参加了战斗,平津线已被切断。
26日快讯:据悉,日军已于今日凌晨3时30分令第20师团向天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