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24日,蒋介石日记:“倭寇今夜以前之求战更切,而今夜则忽求和。彼或知余已同意宋哲元之三条所致乎?可知,外交与军事皆瞬息万变,不可执一而终,但不能不有一定之目标耳。”
1937年7月24日,孙连仲、庞炳勋、商震、李默庵部增援华北部队开到保定、沧州。宋哲元对中央军颇有顾虑,电报恳请蒋介石“刻下拟请均座千忍万忍,暂时委屈求全,将北上各部队稍为后退,以便缓和目前,俾得完成准备。”
1937年7月24日,毛泽东于昨日发表了《反对日本进攻的方针,办法和前途》,列举了八条办法。
1937年7月24日,获悉日本方面要求将其军部通牒与香月七条合并执行后,张自忠奉宋哲元要求与桥本交涉,但桥本无赖,否认曾同意以更换驻军方式解决卢变的事实。
1937年7月24日,日军松井等人即来催促宋口头答应的撤退北平增兵问题,宋以天气炎热为借口推脱,称要一月后实施。日人十分不满,提出了三十七师需悉退永定河迤西的要求,即日本方面将其军部通牒与香月七条合并执行,北平、西苑、八宝山等地的三十七师也要撤退,已经超出了双方达成的和平协定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