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12日,宋哲元在天津召集邓哲熙、赵登禹、李文田、张克侠、齐燮元等人开会,研究时局对策,宋“专门命令第三十八师师长兼天津市市长张自忠与驻屯军参谋长桥本群少将进行谈判。”自此,张自忠被任命为和平谈判的主要角色。
1937年7月12日,蒋介石在日记中“预定”:一、电宋、秦商中央部队集中地点,二、决定在永定河与沧保线持久战,三,倭寇计划威胁冀察当局屈服,完成其永定河以东为不驻兵区域,以及其防共协定,【待续】
1937年7月12日快讯:7月12日,10列运载着日军的兵车分载着各种部队、附战车、汽车、弹药等,由山海关陆续向西开,至傍晚已经有5列到达天津附近。800余名日军乘战车、炮车和载重车,由通县进驻北平。卢沟桥附近的日军仍然没有按照约定撤退。
1937年7月12日快讯:12日下午3时,香月召集主持驻屯军全体人员参加幕僚会议,讨论战争行动计划。在这个会议上,香月发出了他上任后的第一个命令:“做好适应对华全面作战的准备。”会议一直开到次日凌晨,讨论决定了日军对29军各部队的作战具体步骤。
1937年7月12日快讯:12日,宋哲元在天津发表声明,声称自己主张和平,他说:“此次卢沟桥事件发生,实为东亚之不幸,局部之冲突,能随时解决,尚为不幸中之大幸。”
1937年7月12日快讯:敌《北支事变画报》-由于北支事变导致的局势严重性,正在养病中的田代驻华北军司令官被免职,7月11日教育总监部部长香月清司中将就任新司令官。图为当日乘坐陆军飞机,率领随从赶往某驻地上任的香月新司令官。(其实香月清司12日才到达天津)
1937年7月12日快讯:北平各界救国会等20余团体共同发起捐献一万条麻袋、一万件背心的运动
1937年7月12日快讯:北平街头,“九一八”事变后流亡到北平的东北学生举着“慰劳团”的标语四处游行,希望29军将士保家卫国,以免北平成了第二个东三省
1937年7月12日快讯:守卫卢沟桥的中国士兵都分到了北平市民们冒酷暑送来的大西瓜
1937年7月12日:新任华北驻屯军司令香月清司日后回忆“在离开东京前,我认为我自己是在(局势)扩大的考虑之中,作为军队,即使进行交涉,也必须考虑作战,作战制胜是第一位的。”他是在跑步进行着战争准备
1937年7月12日快讯:据悉为表和谈诚意29军已释放了200多名日军俘虏。